第27节
作者:陈云深      更新:2022-08-28 00:49      字数:5764
  那章四娘子一辈子没吃过这种苦头,如杀猪也似的惨叫,又哭又嚎,额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滴在土中。
  院中众人,见了这等情形,各自惊得面无人色。这章四娘子与赵武娘子一般,都是家人中头一个有脸面的。如今姜红菱连她都责打了,又何况是以下的人?
  堂上,上房的丫鬟绣桃送上了茶水点心。
  姜红菱取了一盏在手,揭了茶盅,细细的吃了两口。
  上房了今日沏的是瓜片,不甚合她胃口,她略抿了两口,便将茶盅搁在了桌上,一时没有出声。
  院中章四娘子那凄厉呼号不绝传到堂上,满堂人听在耳里,无不心惊,两股战战,再看坐在上首的冷艳女子,面上不由现出了既敬又怕的神情来。
  赵武娘子同这章四娘子向来交好,往日又是共事的,听见这份动静,颇有几分沉不住气,不觉上前一步,赔笑低声道:“章四家的嘴头子不好,惹了奶奶生气,挨罚也是活该。只是她到底也有了年纪,禁不得这等棍棒。何况,她是家中老人,原是老太太屋里使出来的,家人里也是极有脸的。奶奶今儿打了她不要紧,明儿只怕她不好管束下人呢。”
  姜红菱斜睨了她一眼,美眸流转,朱唇微勾,泛出一抹浅笑。
  那赵武娘子不知为何,身上却打了个寒噤,不禁向后退了一步。
  姜红菱浅笑颔首道:“原来她是有脸的,太太与我都是没脸的,所以她当众顶撞太太,你们竟没一个出来斥责。我如今要打她了,你却跑出来替她求情。”
  赵武娘子脸上讪讪的,笑道:“奶奶这话是怎么说的,小的绝没这个意思。”
  姜红菱脸色一沉,向着堂上众人道:“我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这所谓有脸没脸,都是上头主子赏的。老太太、太太看你们都是祖上三四辈子在家里服侍的,所以高看你们一眼,把这些管事的差事交给你们。你们不尽心尽力的办差,倒一门心思想着打擂台来坑骗主子,这叫给脸不要。你们自己倒想想,论勤恳忠心敬上,你们当真就比底下的人强么?不过是托着自己的老子娘罢了!太太不来找我也罢了,太太既然找我过来,这些事情,我便要好好料理个明白。今儿我把话放在这里,你们比旁人不同,你们是家中的管事。底下人若是犯了错,自然要罚。你们拿的钱比旁人多,更要加倍的罚!若有查出作奸犯科等事的,这管事的差事,不干也罢!”
  她这一番话,掷地有声,把堂上一众管事震得无不面色发白,垂首不言。
  先前有那么几个不以为然的,见了她惩治章四娘子的手段,此刻也不敢再小看了她。
  连章四娘子这等家中极有脸面的管事老人,都被她重打了,又何况以下的人?!
  姜红菱见震慑住了全场,方才一笑,淡淡说道:“自然,若是你们忠心为上,办差办得好了,太太也是赏的。”
  那些管事这才开口,纷纷说些都是分内之事、不敢等语。
  当下,姜红菱便让这些人依次上来回话。
  便有一人上来说道:“女学所用梨落院需重新粉刷,等着买粉浆刷子并请工匠。”说着,便将账目递了上去。
  姜红菱瞥了一眼,见其上写着需买物事若干,银价几何,所需银两几何等,心底默算了一遍,也不接这帐子,说道:“这账目算错了,拿回去重新算过再来!”
  那人面上一红,捏着账册,低头出去了。
  又有一人上来,说道:“要上街采买各方所需胭脂水粉,等发筹子领银子。”
  如素便捧了账册上去,阖府胭脂水粉算起来,倒也很是不少。姜红菱便细细看了一回,又翻了一下前几个月的账目,不觉一笑,说道:“量上没变,怎么这总价倒比上个月还多出二十两来?”
  那人回道:“这月铺子里涨价,所以总价多了。”
  姜红菱笑了一声,说道:“这倒好笑,虽是我不能用,我看家里各房太太姑娘姨娘们日常使的那些个胭脂膏子、香脂水粉的,都不算什么好货,有些竟然粗陋到不堪使用。便是这样的货色,铺子里竟然还要涨价么?即便铺子里涨价,难道你们这些干采买的,不晓得货比三家?蒙着头去买,价高货次也买,拿着主家的银子,倒往水里扔不成?!”
  那人被斥责的满面通红,垂首不敢言语。
  姜红菱便说道:“这筹子暂且不发,我须得打发人到街上四下瞧瞧,免得乱花冤枉钱。”
  那人无话可说,抱愧而出。
  接下去,姜红菱又料理了十几件事务,有准的亦有驳回的,无不依着成例公理,底下那些人虽有动了自己私利心中不悦的,大多数家人却倒是心悦诚服,都道这位少奶奶比着太太更见精明稳健,比着李姨娘亦能杀伐决断。
  一会子功夫,那章四娘子的板子也打完了。
  行刑的妇人进来回道:“回太太奶奶,板子打完了,章四家的晕过去了。”
  苏氏听见,神色便有几分不安,看着姜红菱。
  姜红菱淡淡说道:“着人将她送回去就是,这几日吩咐她在家养伤,就不必过府伺候了。”
  那人应声下去了。
  苏氏从旁说道:“这章四娘子是家里几个大管家之一,主管的就是厨房采买。如今她被打伤了,这差事却交代谁去?”
  姜红菱看了下头众人一眼,目光落在一敦实妇人身上,说道:“就交由柳三娘子罢。”
  众人皆是一怔,那柳三娘子更如喜从天降,不知如何是好。
  原来,这柳三娘子乃是侯府上灶的一个二等仆妇,日常就管些厨房里烧菜等事。因今日厨房采办有些账目要她来对,她方才过来。
  姜红菱之所以选上她,便是熟知她是个敦厚妇人,为人忠厚,又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上一世,有那么一年,柳三娘子男人病重,正逢侯府多事之秋,无人肯管这事。姜红菱知道了,便着人送了些银两过去。那柳三娘子便存记在心,虽不能做什么大事,却在给她烧饭之时,多添些肉菜进去。到了侯府后手不接那两年,洞幽居各项用度被克扣的厉害,也多亏了这柳三娘子,姜红菱主仆方能三五不时吃上些荤腥。
  姜红菱也曾见过这妇人两面,言谈起来,倒是个脑筋清楚明白之人,本就是上灶的出身,让她管厨房采买,该是不会出什么纰漏的。
  柳三娘子连忙上前,叉腰向上拜了几拜,言辞恳切道:“多承太太、奶奶的高看,小的一定尽心竭力,管好厨房里的事。”
  姜红菱淡淡一笑,便让她下去了。
  那赵武娘子在旁看着,眼见姜红菱一句话便剥了章四娘子的权,心里焦躁,当即说道:“奶奶,这章四家的管事的权柄,可是老太太当初许的。柳三家的没曾干过,只怕弄出乱子来。”
  姜红菱睨了她一眼,目光扫过堂上众人,一字一句道:“我晓得陡然让她接权,你们心里不服。有件事,我倒要先说出来。前儿午后落雨,我打发如素到厨房去要些干莲子回来。却见厨房里的人都不知去向,唯独这柳三家的,在院子里忙忙的收那些摊晒的干菜。我晓得你们心里看着侯府家大业大,不把个把干菜小事看在眼里。然而岂不知,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这些小事上不上心,大事上我也难信你们上心。这样为主家着想的人,我不用她,倒用谁?!”
  说着,她又向那赵武娘子说道:“你这话我不爱听,谁是天生下来就会管事的?无过是学着做罢了,你不让她做,你又怎知她做不好?你们先前在老太太房里端茶倒水,就会管家了?”
  两句话,斥退了赵武娘子。
  姜红菱处置了此事,又听了几件家事,底下人进来一一报了。足足闹了大半个上午,方才渐渐清静。
  姜红菱眼看时辰将至晌午,又见已无紧要事急待处置,问了苏氏一句,便将底下的家人遣散了。
  此事传扬开来,阖府家人眼见这少奶奶人虽年轻,倒是精明狠辣,连章四娘子这样的老人脸面也不顾,当众杖责不算,还剥了她的权柄。那些平日里惯会打擂台耍花枪的下人,见账目上糊弄不过去,又看了她的手段,便将那轻慢之心尽皆收了,都对姜红菱敬畏有加。
  待听了柳三娘子的事,上面几个管事的各个心惊肉跳,底下平日里不能出头的倒都提起了心气儿,都道少奶奶赏罚分明,只要尽心竭力的办差做事,都会有出头之日的。
  第44章
  打发了一院子的下人, 姜红菱这方松了口气。
  苏氏早已看的傻了,她嫁到侯府这些年来, 再不曾像今日这般发落过这许多人。
  她生性懦弱, 出身不算好,在侯府里一向低头做事, 说话都不敢大声,便是家中这些管事的大仆人, 也要给三分薄面, 哪里敢责打她们?
  姜红菱看看时辰不早,便问苏氏道:“太太, 已是晌午时候了, 不如就让人把饭摆进来?”
  苏氏这才如梦方醒, 连忙说道:“如此甚好。”说着, 又吩咐左右道:“去灶上,把你们奶奶的饭,也一并拿来。”
  底下的丫鬟答应着, 便去了。
  苏氏便向姜红菱道:“咱们娘两个到屋里说话罢。”言罢,婆媳两个起身,往里屋去了。
  到了次间,苏氏让着姜红菱在罗汉床上坐了, 又吩咐丫鬟倒茶。
  姜红菱说道:“眼见就要吃午饭了, 这茶不吃也罢。”
  苏氏便也不再相让,面带愁容道:“这章四娘子可是老太太手里用出来的人,你打了她不打紧, 还夺了她的权,不知会不会作祸呢。”
  姜红菱听了这话,晓得这太太是个最懦弱不成器的性子,少不得劝道:“太太这话就不对了,主家养着他们,便是要他们尽心办事。他们办差了事情,难道还要纵他们不成!这章四家的既是家中有脸的老人,更该知道分寸轻重。如今她自己不顾体面,倒能怪谁?”说着,停了停,见苏氏欲言又止,便说道:“太太也不必担心,这件事我去同老太太说,保管不会怪责到太太身上。”
  苏氏听了她这话,心中这才安定下来,又怕被儿媳妇瞧不起,拿话兜揽道:“我倒也不怕她,只是我才掌权,就这样又打又罚,怕底下的人抱怨不服呢。”
  姜红菱浅浅一笑,说道:“世间之事,只凭一个理字。若是咱们处事公道,赏罚分明,让能干的出头,没才干的也不白占着位子,大伙又怎会不服呢?凡事稀里糊涂,不问是非的搅稀泥,才真叫人生一肚子气呢!”
  苏氏被她这一顿抢白,倒没了话说,只得哑口不言。
  姜红菱又说道:“我倒还有件事要同太太讲,这李姨娘管家许多年,从今儿情形来看,只怕账目上有许多亏空。这些采买们,能以次充好,还敢跟上头多要银钱,甚而乱报账目。他们今儿有胆量干这样的事,想必不是一天两天了,须得好好查查,看看到底被她们塌空了多少。”
  苏氏不通财务学问,听了她这话,只说道:“查出来又如何,钱想必已是花干净了,还能叫他们吐出来不成?”
  姜红菱听了她这话,晓得不说明白,她是不懂的,便说道:“钱自然是讨不回来了,但难道他们贪了主家的钱,就算了不成?上行下效,还不知要亏掉多少。何况这些人都是李姨娘手里用出来的,正好趁这个机会,把他们都换了。李姨娘在府里没了根基,太太还用看她的脸色么?”
  苏氏听了这些话,才待说些什么,她贴身丫鬟绣桃亦在旁插口道:“太太这两日没大出门,不知道。外头那些人嘴里都嘀咕着什么,太太掌家,家里便乱了套,凡事没了章法,不如姨娘。我昨儿听春燕说起,章四娘子昨儿还在老太太跟前递了话,说这般下去不是个常法,不如还让姨娘出来管事。”
  苏氏闻言,立时便急了。她被李姨娘压了半辈子,好容易有了抬头的机会,怎肯不牢牢抓住,连忙问道:“老太太怎么说?”
  绣桃回道:“春燕没细说,老太太也待应不应的,只是说了一句,这么下去委实不成个样子。”
  苏氏脸色顿时白了,她在侯府里忍气吞声了大半辈子,这会子好容易能出头了,若是再被顾王氏剥了权,还不让人笑话死?她往后,在这家中是再也抬不起头来了。
  姜红菱冷眼旁观,晓得她心中想些什么,便出言道:“太太也不必焦虑,老太太这样说,是觉着太太管家不如李姨娘。若是太太管的比李姨娘好,那老太太还能说些什么?就好比我方才所说的那几件事,倘或当真能找出纰漏来,别说管家了,老太太只怕还要责问李姨娘呢。”
  苏氏是个懦弱无用之人,心里没半点成算主见,垂首想了半日,也没琢磨出个好主意来,便说道:“你说的不错,就依你的办吧。”
  说话间,上灶的丫鬟已将饭菜送了过来。
  因着姜红菱的份例也送了过来,苏氏日常使的桌子便不够用了。丫鬟们便将以往宴席用的核桃木嵌理石面八仙桌抬了出来,将饭菜一一摆上,布置碗筷。
  苏氏同着姜红菱一道入座,姜红菱便问道:“姑娘哪儿去了?”
  苏氏说道:“她今日一早起来,说要去看老太太。这时候尚不见回来,多半陪着老太太一起吃了。”
  姜红菱听闻,便也不再多问。
  两人落座,只见席上摆着十二只盘碟,鸡鸭鱼肉,新鲜菜蔬,皆是侯府流水菜牌子上的常见菜,倒也不用细述。只是中有一碟椒盐蓑衣饼,却是自己爱吃之物,便多吃两个。
  那苏氏无甚胃口,只吃了浅浅的一碗饭就罢了。
  一顿饭,只见家人往来穿梭,堂上却是鸦雀不闻。
  吃过了饭,苏氏倦乏,要歇中觉,姜红菱便告辞出来了。
  才出了上房正门,走到廊上,迎头却见一身穿官衣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
  这人面目清朗,大约四十开外,两鬓微有几点灰白,精神倒是极佳。
  姜红菱一见此人,只得让在一旁,欠身微微行礼,道了一声:“大老爷。”
  这人便是长房的当家老爷,如今顾氏族长,顾文成。
  顾文成看了她一眼,晓得是家中新娶来的媳妇,本是不放在心上的,因才自菡萏居里过来,听李姨娘调唆了几句,便多看了她两眼。见这儿媳果然生的艳丽非常,姿容出众,不觉眉头轻皱。
  只是这世间公公同儿媳,自来是没什么话讲的,他便也没说什么,点头进屋去了。
  姜红菱心中微微有些怪异,却又说不出什么来,便也出门而去。
  离了馨兰苑,她本有心到松鹤堂去见见顾王氏,但见眼下正当晌午,想着顾王氏只怕此刻正当午休,便就先回了住处。
  那顾文成进了正房,苏氏一见之下,颇为意外,慌忙吩咐丫鬟倒茶,她自己便走上前去替他接了衣裳。
  顾文成自丫头手里接了茶盅,便在罗汉床上坐了,说道:“适才儿媳妇在这儿?”
  苏氏将衣裳交丫鬟收起,走来说道:“是,这两日家事忙碌,我便叫红菱过来帮衬了一二,中午就在这里吃了饭。”
  顾文成点了点头,没有言语,吃了两口茶,方才说道:“你若是忙不过来,便叫桐香来帮你。儿媳才刚来家中,凡事都不熟悉,能做成些什么,反倒再添上些乱子。”这桐香,便是李姨娘当丫鬟时的名字。
  苏氏唯唯诺诺,她在顾文成跟前一向抬不起头来,便是自己被呵斥也只有低头听训,哪里还敢替儿媳说话。
  顾文成又说道:“念初不在了,儿媳妇年纪轻轻,又花容月貌的,长远的放在家中也不是长法。将来她若是守不住,在家里闹出些事来,咱们这样的门第,岂不遭人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