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
作者:绿嬑      更新:2022-08-28 03:19      字数:5740
  建设!建设!建设!
  科院中,对空中城市的研究再次进入瓶颈,也因为空城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所以才会让当局做出全面建设水上都市的计划,终于空城,那就只能继续研究。
  研究再次陷入瓶颈,曾雨最近也在加班,好不容易得到一晚上的休息时间,摊在家里动都动不了。
  “我和你妈和妹妹明年走了,你一个人怎么办呢?”曾平年担忧地说:“你看你累成这样,没人看顾着你能行吗?”
  曾雨赶紧坐起来认真地说:“爸我能行,你们先去穷海山那里住着,我才能够放心啊。”好不容易新的三批水上住房放出来,还给他分了一间三居室的,他肯定是希望父母和外公家赶紧住进去。
  “晚去的话,我怕被人抢了。”曾雨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的,他没有背景,啥都没有,就只凭借着叔叔的关门弟子的名头,才得到器重。
  也幸好他一直谨慎,听叔叔笔记本写给他的话,关键时候帮忙点出一点灵感,帮忙团队解惑破除瓶颈,才慢慢地从吉祥物,混到今天的地步。
  他不知道为什么张叔叔会给他留下这么一本要紧的笔记本,里面将空城研究的进度事无巨细地写了出来,包括一些可能遇到的困境,这可是极为难得的财富!
  曾雨既担心又忐忑,可是他有一点很好,那就是听人劝,不激进不虚荣。他知道谁是真心对他好,谁是真心为他打算。
  他花了一整晚的功夫,将那本笔记本背了下来,然后烧掉冲进厕所里,第二天直接冒出了白头发,可把曾平年给吓得,同时又想起老友的死亡,觉得孩子这是伤心过度了。
  多好的人呐。
  “背下来,烧掉。小雨,我知道你是稳重的孩子,这世道艰难,我也能给你留下这样东西,你自己斟酌着时机,多为你爸妈谋算。功成身退,好好和你爸妈妹妹过日子。”
  自从叔叔和张奶奶走了之后,这三年,走得跟钢丝上跳似的,慢慢的,他也开窍了,懂得什么是谋算,于是才有三年后这间房子。科院里面的争夺越大激烈,好在他一贯都是呆愣的模样,哪边都不站,哪边都不靠,可是他也知道,总有一天需要站队的,到时候是福是祸就难说了。
  不过再难他也不怕,那间房子能给父母一个依靠!如果不是因为张叔叔留给他的笔记本,穷极一生,他们家根本买不起这间水上新房。这一批开放的新房一平卖到二十五万,哪里买得起?
  “爸,你们赶紧搬过去我才放心。”趁着自己还在科院里有些地位,赶紧把房子砸实了,扎根一样住下去才是最保险的。
  “好吧,有事记得跟我打电话,我回来看你。”曾平年摸摸儿子的头,心疼地说:“要照顾好自己。”
  “嗯。”曾雨露出笑容。
  虽说分到的是一间三居室,可是在一家一户的限购令下,已经非常不错了,多少人家一家七八口还只住两居室?
  曾家三口人,加上赵家男女老少六口人,足足九口人,三个人住一间也很不错了,至少还不用在客厅搭床板,赵家的大哥大嫂都很高兴,觉得占了外甥的光。
  在曾家和赵家忙碌地搬家时,俞蘅并不知情,如果知道了也只是为曾家高兴的份,大家都过得好,他就放心了。
  此时他正在接受荷乡保安部的表彰,因为他、他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又一次在送菜的过程中揪到了一个暗搓搓躲在角落里往人群中塞卡片,那手法嘿!简直了,简直是扒手高级精英级别的,不过再精英,也被他一个拐手抓住了。
  这抓人的频率实在高,保安部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暗地里还送了他一个外号“除害英雄陈大姐”,幸好没在他跟前提,不然的话真心太尴尬了。
  “你们慢走哈。”张母送走保安队的副队长,美滋滋地对俞蘅说:“人家真客气,还送了这么多东西来。”她倒不是缺这点东西,只是这可是儿子的奖品,夸她儿子是优秀居民呢,让她可自豪啦。
  “哎哟还有一个红包!”
  保安部副队长送了一个大水果篮过来,里头是黄橙橙的柑橘,一看就是新春专用送礼礼品,一看就价格不便宜。里头还塞了一个大红包,打开一看是五千块钱。虽然在物价高涨的今天,五千块钱的购买力只剩下三千多,还是让张母高兴,“来我再给你包起来,你好好收着。”
  看张母高兴,俞蘅也配合着露出笑容:“妈,明天咱们去买过年衣服,就拿这五千块。”
  张母同意了,不过还是叮嘱他:“那些人都脑子不正常了,以后你也要小心点,要是打不过就跑,我怕人家带刀。”新闻里都在播,那什么鱼神教的,都是一群被迷惑的人,脑子一热很有可能会伤人。
  “知道了妈。”
  因这件事,俞蘅还在邻居里出了一回名,大家都瞧见保安队的人上门,还提着果篮,田静还在俞蘅外出时随口调笑了几句:“陈大姐可真厉害,要是我啊肯定不敢抓那些人。”
  俞蘅只能笑笑,没说什么。
  “对了陈大姐,你家有葱吗?我上你家拔几根。”这话说得好玩,俞蘅只说,“我还要出门,你找我妈去吧。”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每次不是拔颗葱啊挖颗蒜的,张母前几天还跟他抱怨呢,让老太太自己处理吧。
  他扮演的陈桃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人,他稍微改变一下发声的方式,听起来就是一个声音粗粝的沉闷女声,从没引起过外人怀疑。
  看俞蘅离去,田静脸色有些变化,最后还是敲动了张家的门。等中午俞蘅回家时随口问起这事儿,张母轻飘飘地说:“给了,收了她五块钱。”
  可把俞蘅给笑的:“妈,你终于敢收啦?”
  张母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我是真的想不明白,说她懂行吧,她又把一把葱当做以前不值钱买菜做搭头的东西,说她不懂行吧,平时也常来我们家买菜,蔬菜的价钱她肯定知道。”偏偏三天两头来摸葱啊蒜的……
  实在叫人生不起好感来!现在可不是早些年,不值钱的东西随便拔,说起葱,现在外头卖的时候也不论斤称了,反正葱不管长得大不大,都是一颗一块钱,爱买不买。
  没办法,现在种植的成本太高了,天天下雨没有太阳,人都要生病生锈了,更别说那些蔬菜,就算种子不停改良,该有的光照还是得有,电费随着用电量一起哗啦啦地花出去,哪里经得起这么讨要?
  也不是说田静她就每次都没付钱,她还真的付,时有时没有的,有时还有追付之前的帐,张母也就不好意思跟她要。可这次数一多,她也记差了,免不得就漏了好几次。
  开始俞蘅还说:“我去跟她要。”被张母拦住了,她知道儿子的心思,只当他还对田静有感情,不舍得他被那几块钱小瞧了。做母亲的心思,一直都是这样的。加上现在家里都是张母做主,挣的钱他都让张母捏着,为了维持原身的形象,俞蘅也就由着张母来了。
  现在好了,张母经过这三年也看清了,儿子已经放开,那就把前儿媳妇当做普通邻居来看吧。而且这些年俞蘅细致的奉养,让老太太慢慢建立起信心,掌家几年更添加了底气,心意一定,今天田静故技重施,她直接就说:“五块。”
  田静拔了六颗葱,她已经看在邻居的份上给了优惠啦~
  俞蘅笑起来:“妈你真厉害,下次她肯定不敢啦。”
  “那当然。”张母自豪地仰脸,接过俞蘅背上的空背篓,哒哒哒地走向厨房。
  第249章 末世之海18
  当天张母心情好, 还煮了剁椒鱼汤,冷冬天里喝上一口汤, 又鲜香又辣,开胃又保暖。
  “这鱼真不错, 哪里买的呀?”这些年鱼的品种越来越多,新品种也层出不穷, 不少未经发现的深海鱼逐渐进入人们的餐桌, 俞蘅和张母都挺喜欢吃鱼的, 比以前还更喜欢。现在鱼价格又贱,一斤的价格还比不上一斤白菜,俞蘅经常买新鲜的回来吃。
  “不是买的, 今天去45栋那边送菜,他家拿鱼抵菜钱,我看鱼很新鲜就应了。”
  “这鱼好, 没什么细骨头,下次我去菜市场看看还有没有。”
  舒适地吃完中饭,俞蘅就和张母例行到走廊散步了,散了半个小时回家, 两人又去看电视。
  “哟这快过年了又来台风。”张母惊叹了一句, 又淡定地看起来,“咱们这里影响不到,真好。”
  俞蘅抬头看了一眼, 继续盯着笔记本敲击, 他在查看现在全国的积水覆盖区, 按照这次台风带来的降雨量以及后续的影响……他停下手,等正月过完,国土面积近一半都在积水之下了,已经被淹了一半的覃城将全部被淹。
  “妈我出去一下。”
  “哎去吧,带着伞。”张母并不问儿子去哪里,那么大的孩子肯定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啦。
  “如果是去约会那更好了。”她念叨了一句,心中有些期待。
  俞蘅他没去约会,他是去看艇库里的游艇了。走十五分钟到达仓库,再次检查了一遍游艇的情况,保养了一遍才放心。这么一耽搁,一下午就过去了,回到家正好吃晚饭,对上张母探究的视线,他假装看不到。
  他还能不明白老人家的心思,肯定以为他是去约会了。忒时髦的老太太!他淡定地吃饭,就是假装看不懂。
  张母那个纠结啊,瞅着就是不好问,要是问了儿子害羞不承认,或者是自己猜错了,那咋整?
  晚饭吃完,俞蘅顶着张母纠结的眼神慢悠悠地回房间了,修炼到十一点他准时睡觉,睡前还喝了一碗蜂蜜水。
  就这么着,新年一下子就到了,在大年三十那天,母子俩摆摊摆到中午,将特地存到年尾的一些蔬菜全部出掉了,挣了个盆满钵满。现在菜市场上已经慢慢地有了一个潜规则:东西论个儿卖。因为菜价贵,现在人们购买时,时常只卖两个西红柿、两个土豆之类的,零钱不好找,干脆论个儿卖,买家卖家都省心,还不用称。
  卖完之后,又将多余的背篓篮筐托给熟悉的邻居——旁边卖盆栽的摊贩帮忙看一下,两人一人背一个背篓去采购年货。
  现在年味可浓了,在防雨板的遮盖下,摊贩一个挨着一个。
  “听说穷海山那边的二期新城居,连街道都有防雨罩哩!”
  “咱们这边建得早,当时没那条件,现在那边都有了,咱们这边给补上大防雨罩不?”不然的话,出街挺不方便的,摆个摊儿经年下来,风湿都加重了。
  “不知道啊……”
  采办年货,大头还是那些肉类以及家里没有种植的蔬菜品种,和一些水果。
  俞蘅买了一尾肥鱼,张母挑了一只鸡一只鸭,荤菜就定了下来。再买了些其他的,这几天的菜式就差不多了。
  回头又去摆摊那里把篮筐收回来,收工回家去。下午早早地贴上春联,洗澡穿新衣,开着电视配年夜饭,等零点倒计时一过,新的一年到来,俞蘅数了数,这已经是他在这个任务世界过的第五个新年。
  这具身体也四十八快五十岁,再过几年张母也快八十岁了。看着老太太映着电视节目彩光的脸,看起来健康又有活力,让他挺有成就感。慢慢地陪着一个母亲变老,整个人的心情都是宁静柔软的。
  “妈,新年快乐。”
  张母咧嘴笑,塞了一个红包给他:“你也新年快乐,妈祝你身体健康。”
  “宿主,新年快乐。”
  “九九,新年快乐。”
  瑞汀一下子就高兴了,蹭在俞蘅的头上蹦啊蹦。
  守岁结束后,张母回房去睡,俞蘅将门窗检查一遍才回卧室。
  “今晚也要看书吗?”
  “嗯,就看一本。”
  他摸出手机靠在床头上看,他没有追求速度,也只用半个小时就看完了。这个任务世界不适合做梁上君子,他干脆一直在网上图书馆看书,闲了就看几本,这几年成果非常显著。也已经和rt9009说好,等任务结束再一起结算他脑子里储存的书籍。
  哎宿主就是太勤奋啦,真是好宿主,太喜欢他啦。瑞汀趴在宿主肩膀上陪着他一起看。
  “我睡了,晚安九九。”
  “晚安宿主。”
  远居内陆,其实受到风天气骚扰已经很弱了,早前没有搬家的人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原因无他,现在要在内陆买一套房子简直难如登天!贵不说,还买不到。如果租房住,长年累月也负担不起。
  国家的经济萎缩到内陆一带,失业的人不知凡几,虽说当局时有补贴,可是生活质量就那样,最早那批内迁的居民大多在心中庆幸,或庆幸自己孤注一掷卖房买房的,或庆幸自己壮士断腕砍断事业提前内迁的。
  总之,各人的选择早就了今天各自不同的际遇,俞蘅也有些庆幸,他并不是算无遗策的人,能有今天稳定的生活,也有几分运气在。
  新的一年开始,张家的生活仍然是平淡安定的,至于几乎每月都有甚至一个月来两回的台风,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因为台风而引起的物价小幅度上升,也在他们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
  按照张母的说法,现在赚钱都来不及了,别的真的没时间去顾及。她都八十岁啦!还能有几年好活?虽然现在身体很好,可她也害怕啊,害怕哪天睁不开眼,就剩下儿子孤家寡人一个人,一想就心疼极了。她能做的也就是每天过得开心,让儿子高兴,然后努力地赚钱,多给儿子留钱用。
  这一年的夏天,台风更加疯狂,有一次甚至插进西岳,造成全国震动!
  “这不科学!”大家都这么喊。可不科学的事情持续了五年多了,也不差这一件。
  这次台风的入侵给了人们心理上极大的伤害,心理脆弱些的都不敢再待在西岳,连夜西迁,就连荷乡,也在数日之内多了一大批移民。
  荷乡地势高,新城居一楼以下的那些空地,这些年早就被各种铁棚、临时搭建物等占据,都是合法交租金的,统一接受荷乡的管理。
  在荷乡之外,房屋也多,总之这片地域地势高,即使住不上新城居也让人觉得安全。也有一些身家比较丰厚的人家,开始在荷乡里面寻摸,希望能找到愿意让他们合住的人家。
  这股风以前就有,不过还是最近才盛行起来。
  最近俞蘅在送菜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有陌生的人进出新城居,他送菜多年,可以说每栋楼都去过,一些人就算不认识,也能认个脸熟。而且,荷乡新城居的居民和外面的人相比,精神面貌是完全不一样的。
  保安部并不干预这件事,只提出一系列的管理约束条例,比如说,你愿意将自己家的房子和外人合住,那么物业管理费需要按照小区原居民的份额缴纳,同时,原房主需要做担保,为合租者的一切行为负责,其中的详细规定非常密集,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之,有的人愿意,有的人嫌麻烦怕惹事或者不缺钱就不同意。
  来来去去的,荷乡的人口大涨,当然啦,俞蘅的生意也好了很多,不过他和张母也没贸然扩大规模。房子就那么大,精力也在那里摆着,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们俩都懂。
  他们这一层,也多住进来二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个住进了田静家,搭床的声音特别大,敲敲铛铛响了一下午。
  陌生的人进入自己熟悉的圈子,慢慢地在生活里也开始产生摩擦和矛盾,俞蘅也遇到了买菜不愿意给钱或者少给的情况。在表面上,他家是两个女人在过日子,要是真忍气吞声,以后的日子都不用过了,谁都能来踩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