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节
作者:绿嬑      更新:2022-08-28 03:20      字数:7441
  他立刻就觉得不对。附近的村民即使上山打猎,下山时也不可能从老亢村的后山处过来。就连距离村子最近的吴家村, 上下山的位置也距离老亢村后山很远。而且那么多人, 也不像是迷路的啊!他一下子就想到上个月被赶入山中的山军。山军凶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这一个月发生了多少山军害人事件, 他还以为他们村遇不上是因为山军在远离老亢村的山中活动,运气好。
  没想到山军说来就来,气势汹汹。眼看那些人不停靠近,周清荣赶紧下命令让后山处的村民开始装弹准备发射炮弹。
  俞蘅在家听见后山方向炮火阵阵有些担心, 明明就说他出去看看,过了一个小时明明满身硝烟味回家,说人都抓住了。
  “山军?”不怪俞蘅觉得奇怪,在外面探消息的村人传回来的消息里,山军作乱的地域和老亢村相距确实远,怎么突然毫无预兆就过来了?
  “清荣哥正在审,不过好像不太顺利。”明明感慨,“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嘴巴太紧了。”
  “那我去看看。”
  俞蘅去晒谷场去帮忙审讯,审出他们是为了防雪罩来了。有人跟他们说,老亢村有古怪,征粮的时候总是在生病,结果寒潮过去病又好了。再说了老亢村位于无雪区的正中间,肯定有问题。
  老亢村并不是巷牙镇中心的村子,俞蘅在开防护罩之后,说是称巷牙镇为无雪区,可是实际上,还覆盖了隔壁镇一点区域的。因此说老亢村位于无雪区中间是没错的。
  “也不知道是谁在胡说!”周清荣很生气,“好几年前就有政府的人来查过,咱们村子里什么都没有!怎么又把防雪罩这个屎盆子扣在咱们头上!”周清荣竟将防护罩称为屎盆子,可见这番飞来横祸将他气得狠了。那年调查队将村子翻来覆去查了几遍没有线索,这才让巷牙镇无雪是“神佑”这个说法深入人心。电视里的防雪罩这么多年都没有动静,让民众相信是神佑才致无雪,周清荣也是这么认为的。
  “别生气了,先把那些人处理了才好。”
  听俞蘅这么说,周清荣就狠狠呼出一口气:“我明白的妈,我明天一早就将人送到镇里的驻军那里。”镇里的驻军是末世第三年春来的,和各个村子相处得还不错——这年头,只要不征粮不抢夺,就是好人。因此周清荣说将俘虏送到镇里驻军确实是最好的决定。
  山军猝不及防的攻击并没有给村子带来太大的损失,养兵千年用兵一时,周清荣等人的辛苦没有白费。
  第二天周清荣就将人送到镇上,为了再次消除老亢村有防雪罩的嫌疑,他甚至主动邀请镇上驻军派人来坐见证,将村子又查了一遍,确实没有防雪罩的存在。
  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是否还有人不相信俞蘅也管不着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举全村之力精心侍弄的水稻,眼看着就要到稻穗成熟的时候了,他心中担忧此事,便也分不出心神在旁的事情上。这批水稻意义重大,如果失败的话就太伤了。
  为了好好照料这批水稻,他不顾周清荣等人的劝阻,多次在山洞过夜。
  在遥远的南边小镇巷牙镇正在努力求生存的时候,防护罩之外的地方同样也在为生存竭尽全力。
  在末世第二年年初,京都的高层随着第二批南迁队伍离京,研究所也在这一批里。没想到高层纷杂的势力中有一股势力反叛,竟然中途偷走了防雪罩,不止如此,叛乱的势力还带走了京都两万驻军、挟持走研究所所有研究员专家教授,导致国家顶级机密研究被迫中断。离开大部队之后叛军径直南下,沿途先后搬空了数个地方粮仓,致使地方的物资救援工作截断,被困群众在家中没有食物可以食用。
  寒冬带走了数不清的生命,不过国家人口基数大,存活下来的的数量也不算少了。叛军最后在西南某地落脚,防护罩打开之后就地建起避雪区,称作安雄避雪区,之后重新拉起生产线。京都方面对这样破坏国家利益的行为深恶痛绝,一直在和安雄避雪区交涉,为了稳定大局,甚至默认了叛军另起炉灶的行为,只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继续研究防雪罩。
  安雄避雪区应了下来,京都方面这才撤兵,也在附近找了一个地方安顿下来。本来他们计划是护送着研究所南下至某城的,现在防雪罩被夺走,队伍失去防雪罩的保护已经无法支撑更远的旅程了。
  这些俞蘅远在巷牙镇根本无从得知,不过他早就有过猜测,其实也差不离。末世两年之后,第一次持续一个月的大寒潮从极北之地呼啸而至,由北向南席卷了整片国土。
  这一次,幸存者人口锐减。留下来的,许多都是和明明一样身体素质强悍的人,而且在那次大寒潮之后,他们似乎已经不怎么惧怕风雪了。
  风雪和寒冬已经不是阻碍脚步的最大障碍,安雄安全区明晃晃的那片无雪区,早在以前就勾动着其他人内心的欲望,而这一次,他们似乎也有了前往一争的本钱……
  寒冬无法浇灭一颗颗跃动的心,炮火和弹雨在寂静的雪天中纷乱上场,多年不散。
  总之,在末世第六年年中,在巷牙镇领域内某个山洞中欢喜收割水稻时,持续数年的争夺终于落下帷幕,防雪罩研究也在多年的纷乱中磕磕绊绊、断断续续地完成了。
  末世第七年,正下着小雪的某避雪区慢慢地撑起无形的屏障,那屏障将小雪花挡在外面,久不曾打开的窗户被一双皴裂的手大力地推开,一双因为长期久居室内而显得无神的眼睛呆呆地看着天空。
  雪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直至再也看不见。外面广播声吆喝着让人出门去扫雪,年年雪天天雪,少数几天小雪或者无雪就是过年,外面的积雪日夜地扫也除不尽。可是现在能!现在能了!
  那双眼睛染上神采,泪水润湿眼眶,浸湿了眼睫毛,再顺着冻得干裂发皱的脸颊滑落。
  巷牙镇内,俞蘅正在吃饭。新收的稻子碾好之后,他们家煮了一锅米饭,久不曾闻的米香勾着味蕾,扒拉一口嚼起来满是甜香。“这米吃起来不错,香!”明明大大夸赞一番,赞美俞蘅,“我们淑芬妈妈真厉害,可以评上一个水稻大王。”
  逗得众人笑翻了天。
  周家人开开兴兴地吃午饭,突然有人来找周清荣:“荣哥,镇里有消息来了!”
  周清荣放下碗出门去,回来时眼神迷茫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消息。
  “这是怎么了?怎么跟失了魂似的?”
  “镇里有消息说,防雪罩正在全国范围里投入使用,很快就要到咱们省了。”
  饭桌上,众人都被这个消息砸晕了。郑涵抖着手,干脆将碗放下,问:“你再说一遍?”
  周清荣终于笑出来,他一字一顿地说:“小环听镇上陈将军手下的人说,早上军团接到外面的消息,防雪罩在各个避雪区投入使用,很快就有一批要运进本省了。”他大声说,“全国都要停雪了!”
  随着他这一声兴奋欢喜的大喊,村子里铜锣声重重敲响,这个好消息被传递到村中各个角落。
  周家,俞蘅慢条斯理地将米饭吃完,擦擦嘴看向众人,笑着说:“开心过就赶紧吃饭吧,饭菜都凉了。”这一餐着实丰盛,凉了就可惜了。“吃饱之后还有得忙呢。”
  明明问:“姨,还要忙什么?”防雪罩全国都有了,那日子就能重新过起来,他们就不用再这么艰难了,还有什么需要忙的吗?
  周清荣却明白过来:“妈说得没错!我吃完饭就去安排,等一切都恢复过来,我们村这些枪械就不太好啦,我们可都是良民,才没有枪这种东西呢。”
  俞蘅也笑:“对,你收拾一些用得比较久了的,直接送到陈将军他们营地。”以前是不得已,他们这些普通民众持枪镇里的驻军也不会说什么,只要你别闹事没人来管你。可以后不一样了,他们得做出一番姿态来才好。民间势力复杂,他们可不要做那粒刺眼的沙子。
  这个好消息跟插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镇,周清荣动作迅速,很快就对镇里的驻军表明心意,得了一句“遵纪守法”的夸奖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表面功夫做好之后,俞蘅也就安心等着外地来人了。他是真的挺期待防雪罩的成品的,耽搁了这么些年不知道做出什么样儿来。又过了半个月,防雪罩终于铺排进省,三天之后铺排到巷牙镇,两个防护罩相交,贯通避雪区的无雪区,终于连接到了巷牙镇。
  封闭数年只进不出的巷牙镇等到了联通外界的这一天,镇内几大军团开始有频繁的动作,周清荣一直有派人在外面跑动打听消息,他知道自家只是普通人家,真正能掌控他们的只有那些军团。如果能够及时掌握军团的动向,自家也不至于随波逐流毫无抵抗之力。因此镇里几大势力才开始动作他就知道了,与俞蘅说:“都在往镇里去呢,有一种向陈将军俯首称臣的味道。”
  军团之间的动作只要没有对普通村民造成影响,俞蘅只听过就罢了。他现在的心思都在外面的世界上,只等着都安顿下来之后再出去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山旮旯足不出户老太太·俞蘅:搓手手
  第472章 寒冬已至36
  末世第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巷牙镇开始清查人口查清户籍登记造册。四月三日, 镇里发布征兵公告,此兵非彼兵, 是为了修房子的清街道的。出的苦力气,包吃住还有米面等粮食发, 为了尽快恢复全国秩序高层不吝啬大出血。听说等外面都整顿好, 灾民就能重新得到安排, 不至于继续挤成一堆了, 甚至还有可能回家乡呢。
  此公告一下全镇一震,心思浮动。等看到镇外运进来的一车车的粮食,那心就跟火烧火燎一样,压都压不住。
  真的发粮食啊?哎哟那真的是米哎!这里头多数人已经好些年没有吃过米了,徒有地种不了啊!什么都种不活!唯有大山包容坚韧,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在寒冬之中仍在散发着活力,土生土长的野物冲破严寒继续生长, 这才给灾民一口喘息的机会,不至于真的饿死。
  可打猎真的太难了, 寒冬里打猎更不是人能干的事, 想要依靠打猎维持生计的人很多, 成功的人却很少。因而许多人家是真的已经吃了数年的野菜野草, 胃都饿得变小了,人也面黄肌瘦。告示刚下来的时候,众人还不怎么信,哪儿来的粮食呢?现在这年头哪里还种得出粮食?结果这一车车粮送进来, 巷牙镇的人都惊呆了!
  司机是外地来的,从驾驶室里探头出来说:“这都是四良原种的催熟种,味道不太好不过货真价实是米,要做工的赶紧报名啊!”这人也有趣,顺嘴还打了广告。
  围观众人眼巴巴地看着车队继续往前走,如果不是无数的枪管对着他们,真的要忍不住上去抢了。报名!肯定要报名!
  浪潮卷过老亢村,村中人也动了心,周清荣这些日子已经转变好心态从高处走了下来,因此有人报给他听的时候他并没有别的话,只说是各人的选择,他也管不着。等报信的人一走他便靠在椅背上,呆呆地出神。俞蘅走进客厅,见状笑起来:“周老大这是在思考人生吗?可想出什么来?”
  “妈,你睡醒啦?”周清荣忙坐直了,又去灶台上舀热水给俞蘅喝。俞蘅接过捂手,坐在沙发的另一边看着周清荣,这个儿子已经模样大变了,以前那股不经事的天真和轻浮早就沉淀成心有丘壑,看着就是一个非常沉稳可靠的大男人了。
  还是一个曾经站在高处发号施令的有权男人。
  周清荣在俞蘅的目光下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没有避开俞蘅的眼睛,只不好意思地笑:“没有思考人生,我们这样的人的人生不就是那样吗,只有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好日子了,没必要思考。”
  俞蘅就没有戳破他,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热水暖肠胃,又说起别的事情:“刚刚小苏来说的事情我在隔壁也听见了,这是好事,如果不是我年纪大了搬不动砖和水泥,我也想去。”
  周清荣忍不住笑了:“妈!就是你想去我也不能让你去,家里有我和阿涵还有小明,哪里轮得到你去搬砖。哎妈你也别拿话来逗我,我没事,就是在发愁山洞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现在路通,国家的救援陆续到位,山洞那块地已经不是顶要紧的存在,现在村里人肯定要相继离村去谋求生计,那块地对那些人来说不再是关乎性命的秘密,从他们口中说出去的话,我们就太被动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俞蘅建议,“把山洞同样也交给陈将军吧。”
  周清荣烦恼了许久的问题被他妈干脆利落地解决,他虽然心疼却也知道,与其被他人泄露出去不如他主动和盘托出。他咬咬牙:“妈我明白了,这就去镇上。”
  周清荣这一去就去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才回来,还是领着一队士兵回来的,他直接带着那队人上山,等回来时累得几乎说不出话,不过他的表情是很放松的:“我见到了陈将军,他很重视山洞,忙里抽闲见了我一面之后就派人送我回来。山洞已经被他们接管了,说等里面的作物收割之后再给我们送来,我们村却是不必再派人上去守了。”
  陈将军对山洞的重视程度让周清荣很是后怕和庆幸,“还好先送上去,不然的话我们村真的要遭祸了。”国家秩序重建,军团再次成为云端之上的存在,对普通民众是有绝对压制作用的。就算陈将军麾下都是和善人不追究老亢村私自昧下一处宝地,老亢村也要成为其他村眼中的众矢之的了。
  “这样就好了。”俞蘅将这件事画了个句号,“俗话说有多少本事就担多少责任,我们家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没有亏过心,这就够了。”
  明明嘻嘻笑:“姨,我上午报名了,明天早上就出发去修房子,你等着我给你带四良原的米。”
  “好。”俞蘅笑,“四良原在以前也是种粮大省有名的粮仓,我也期待那里新种的新稻的味道呢。”
  明明就挺起胸脯做搞怪状:“淑芬妈妈就等着吧!”
  周昊钧说:“我也去!我十二岁啦,力气特别大!小明叔带我去!”
  家里有两个壮年大男人,怎么轮得到才十二岁的男孩子去打工?明明摇头:“现在的工作肯定工作量很大,你还小不能去,要是被累着了以后长不高怎么办?”
  周清荣也不愿意,于是哄儿子:“我和你小明叔都出门去,家里只有你一个男子汉了,我把你奶和你妈妈妹妹都交给你保护,你能不能担起这个责任?”
  “我可以!”周昊钧是个很懂事的孩子,长辈都不愿意他去并且对他有安排,他略想一想就答应了,拍着胸脯说:“你们就放心吧!我在家一定保护好奶奶他们。”
  话赶话说要出门,周清荣也不是心血来潮,他也有报名去外面打工的想法。既然明明已经报名,他也去报,到时候和明明一起出去也有个照应。他出门去打算去问几个关系最好的堂兄弟,如果要的话可以一起去报名。
  周清荣等人说走就走,第二天村子里的青壮年呼啦啦走了一大片。俞蘅在家紧闭门户,生活和往日没有区别。家里暂时不缺吃的,周清荣和明明居安思危去做工多赚些粮食回家他是赞同的,他在家也没有闲着,他就不是闲得下来的性子。
  他整理着自己的储物戒指,末世前收集的东西着实不少,他对食物并不偏重,着重购置的是许多生活用品,比如被子衣服鞋袜手套,还有大量的布和毛线。为了渡过寒冬,他在穿戴上是下了苦功夫的。俞蘅将衣物整理了一遍,最后只抱出一大堆的毛线。
  现在各地恢复工作如火如荼,工人的数量不可估量,做工劳累辛苦,上级是不可能为所有工人提供工作装的,手套?很大可能也是没有的。而寒冬之际做苦力,对手的伤害很大,冻伤就是一大挑战。他打算在家织出一些手套来,既能做保暖也能做护手作用。
  “妈这个主意好,反正我在家也没事做,小福乖昊昊也懂事,省出时间织些手套去卖,肯定卖得出去!”郑涵觉得婆婆英明,俞蘅只提了个开头她就兴冲冲地应了,俞蘅便笑起来,“现在有工就有薪,买卖肯定会再次流通起来,不过你也别着急,慢慢织就好。”
  郑涵哪里忍得住慢慢织?在她看来,现在百废待兴,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呢!以前的家底积蓄通通都没了,两个孩子又在长大婆婆年岁也不小了,她一定要勤奋点多攒点家底才安心呐!
  于是周家开始闭门织手套了,郑涵决心坚定又心灵手巧,俞蘅只教过两回郑涵就记住了。“不用织什么花纹,织得密实紧凑就好。”周昊钧和周月婷也想学,郑涵便也卷些线团给他们,叮嘱着不能乱弄坏,两小孩就这么磕磕绊绊地织,织出来的着实不好看,两人却信心满满想着给爸爸/叔叔一个惊喜。
  周清荣他们一去就是一个月,走之前说了不知道哪一天能休假,离家半个月时俞蘅就去探听过,得知他们还没假,于是耐心等。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月,急得家里人都在上火。如果不是村里有人去探班,回来时和周家说确实看到了周清荣和明明,俞蘅都要自己去看望了。
  一个月后两人回家,才照面看一眼郑涵就哭起来,拉着丈夫心疼极了:“怎么憔悴成这样?!”
  可不是嘛!周清荣和明明像徒步乞讨从京都回老亢村的一样,又脏又又臭憔悴,脸部凹陷双眼无神,一看就是遭大罪了!郑涵呜呜地哭,两个孩子也两眼含泪,周昊钧因自觉是小男子汉还撑得住,周月婷一看她妈哭也跟着哇哇哭,一左一右抱着周清荣的胳膊哭得伤心欲绝,周清荣却笑呵呵地一边抱一个,颇觉得人生圆满。“别哭别哭!我就是看着磕碜,其实没那么惨!走走进屋去,我给你们看好东西!”
  俞蘅拉着明明的手进屋,明明就牵住周昊钧:“昊昊来,叔也给你带了好东西呢。”
  一家人进屋,俞蘅先打发人去洗澡,反正家里烧着炕随时都有热水,“什么好东西一会儿再说,你们先去洗澡!”
  两兄弟一起洗,在客厅里都能听到两人在浴室里嘻嘻哈哈的笑声,俞蘅还听见明明说“你给我搓搓背”,看来到家之后那两小子的精神轻松很多,这就好,人的精气神就是无形的脊梁,有精神就好。
  他到灶台煮药汤打算给两人补一补元气,很快周清荣他们洗完澡出来,郑涵拿着剪刀给丈夫和明明剪头发,剪完头发之后两人看起来更加精神了。
  “来!妈你也来看!这是我们的工资!”
  周清荣和明明回家时背着出门时就带背包,里面只装了换洗衣物,周清荣洗澡出来后拿出自己的储物戒指往下一倒,倒出来一大堆的袋子,都是装着东西的塑料袋。
  “本来说工资要一个休假期结一次的,不过工人们都不愿意,后来就改成一日一结,我们一天有三餐免费吃,吃饼子和馒头,一天还有一斤粮食,米面谷物都算。我怕东西丢了就将东西藏在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
  储物戒指(挺胸摇摆):终于轮到我出场,灯光!掌声哩!
  第473章 寒冬已至37
  明明笑着说:“还好有这个戒指, 不然的话这么多东西真的保不住, 天天都发,我和清荣哥又是做最累的活儿所以工资最多, 一天有一人有一斤粮食,放在宿舍不安全, 下班回来肯定都不见了。我们家又离得远, 让你们每天来一趟来取我们也不放心, 放在戒指里正正好。别人问的时候我们都说托付同村的人给家里送来了, 放假的时候就把脏衣服一收就轻轻巧巧地走回来。”
  里面有六十个袋子,俞蘅打开几个,有的装着传说中的四良原新稻米,有的装的是花生(花生仁小又扁),有的装的是小麦粉……真正是五谷杂粮全都有。
  “这些东西来煮粥很不错,我那时候一摸这米就高兴,就等着放假送回家给你们呢。”周清荣和明明是真的高兴, 家里有老有小,脾胃都不比年轻人, 还是吃粥对身体好。
  郑涵又想哭, 忍了忍压下去:“我这就去泡豆子, 晚上就喝豆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