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青华山上太平道
作者:海熙金龙      更新:2022-08-28 03:22      字数:4514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选自宋寇准《咏华山》
  相传这首诗是宋朝宰相寇准幼年时为西岳华山所做。
  现在,将这首诗用在终南山脉最高峰翠华山巅并无不可,反而恰如其分。
  临别之时,王双宝又到了最后和邪神该隐对击时的位置庄重地跪下,重重地磕下三个响头。
  就在这个地方,浮休道人在最后关头,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他,怎能不感激涕零!
  “双宝,师叔是认可你们的,他一直都认为你们是道门的希望。”天空落下小雨,似是为这些逝去的道门前辈而哭泣。
  “师傅,我们去趟青华山吧,”王双宝默默起身,“我想入太平道修行。”
  “好,我们都去吧,也算是偿了梁友贵的心愿。”袁士妙同意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袁士妙和梁小慧都是被全真道给开除了道籍,扫出了重阳宫外。虽然后来全真道又要恢复其籍,但是被袁士妙拒绝了。
  在关键的时候被抛弃,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解开她心中的疙瘩。
  雨下得越来越大,等他们好不容易下了山,已经湿成了落汤鸡。就这样一身水在雨水中艰难开着车,上了青华山。
  “你们?”青华山别院的大门一推开,出来之人竟是挽着道髻一身道袍的朱志伟。
  “小朱?”王双宝也是一愣,“你一直没下山啊?”
  “里面请吧,”朱志伟点点头,“我下过一次山,感觉无聊,就又回来了。”
  朱志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那些兴致来时的着迷神情、遇到难事的恐惧感、以及给人当卧底的神秘感通通消失了。
  换之而来的是一种平静,一种超脱一切的平静。
  梁友富得知他们的到来,匆匆而至。在张罗着给他们换衣换衫之后,又准备了一桌子酒席。
  “青华子,”袁士妙初次用这种称呼不太习惯,“太平道不是主张清修吗,怎么还这么招待我们?”
  “那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我不想坚持,”梁友富微微一笑,“再说了,你们可是贵客盈门呀,当然要好好招待了。”
  “师伯,”王双宝也觉得别扭,“我看你这里人来人往的,不少人啊,还是重阳宫那边借的人?”
  “不是的,”梁友富摇了摇头,有些腼腆,“这都是自愿加入太平道的,国家给了太平道一点支持。”
  “哦……”王双宝懂了,国家的“一点”支持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不是个小数。
  “说到这里,”袁士妙轻拍了下梁小慧,这个家伙一直在吃个不停,“当初梁友贵是怎么说服你接任他的?”
  “其实很简单,”梁友富可能想到了弟弟的去世,神色黯然,“他要被国家审查了,让我去接任太平道,还说我才是真正的嫡系传人,而不是他。”
  “然后你就来了?”梁小慧嘴里塞满了食物,勉强说了句话。
  “是,”梁友富点了点头,“我心中一直有一颗复兴太平道的心,当时就同意了。”
  “后来令弟的光荣事迹你也听说了吧?”袁士妙心知此话多余,还是问了。
  “有位姓彭的处长亲自登门,告诉了我一切,”梁友富看了眼朱志伟,“志伟那晚不是也上去过吗,大约我也知道一些。”
  “对了,”说到这里,王双宝记了起来,“那晚上白金龙跟我说,你和他微信聊天时聊到过让他上山帮忙的具体内容,你又是怎么知道他是个关键人物的?”
  “对啊,对啊!”梁小慧总算咽了下去,也对这个话题起了兴趣。
  “白金龙一直都是个关键人物,”朱志伟尴尬地笑笑,“只是被他小饭馆老板和黑老大的身份给掩盖了罢了。我老早就知道他有两柄祖传的能斩妖除魔的双刀,而且我又想到了该隐的左手是后接上的,以为用两把刀可以再剁下来。”
  “原来是这样。”王双宝还有疑惑,但是也不好再细问下去了。
  “开饭开饭,”梁友富在梁小慧的眼神暗示下终于如梦方醒,“来,我们先喝一杯,欢迎领导们前来莅临参观指导……”
  梁友富的农村官场客套话终于暴露了他曾经的村长身份,惹得大家偷笑不已。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进入了正题。
  “青华子道长,”袁士妙举起了酒杯,“我们师徒三人有意加入太平道,不如道长意下如何?”
  “啊?”梁友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这样,”袁士妙还以为他在为难,只好继续解释,“令弟临终遗信里说,希望我们这些活下来的人能加入太平道;我们自己也想加入,还望掌教成全。”
  “啊?”梁友富还在发呆中。
  “我们修的就是太平道,现在也没有道籍,想加入你们太平道。行不行,给个痛快话!”梁小慧用酒杯墩了墩桌子,也举了起来。
  “是这种情况,望掌教收留。”王双宝也举起了酒杯,
  “师父,”朱志伟拉了拉梁友富的衣袖,“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发什么呆啊,还不快点答应了!”
  “哦,哦,”梁友富揉了揉眼睛,语无伦次,“太好了,太好了!就这么定了,袁道长您来当掌教,我给您当师弟,不,当徒弟也行……”
  “师父……”朱志伟一头黑线,“先喝酒吧,人家举了半天了。”
  “哦,哦。”梁友富连忙站起来挨个碰了一下,一口干了。
  “呵呵,”袁士妙喝完酒后,正色道,“掌教肯定是您来当,我当您的师妹。双宝和小慧还是我徒弟;小朱是你的徒弟,他们是平辈相交,就这么简单。”
  “好,好。”梁友富一直没从狂喜中走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袁士妙三人就在山上住了下来。
  现在的青云山和他们居住时有很大的不同,崖洞位置的太平别院建造的古朴典雅,三进三出,很上讲究。
  他们居住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原来的三间茅屋,不过也重新修建了,规格不低;
  道路交通便利,出行方便。
  梁友富在修道方面有所成就,但是在道门礼仪以及和同行之间的交流方面就差了很多;一切多亏有袁士妙在旁指点帮助,他也越来越像个开宗立派的掌教了。
  开学在即,王双宝除了苦学高中知识外,闲暇之时也会找朱志伟聊上一聊。
  “志伟,”王双宝早就改了称呼,“你准备在这里修一辈子道吗?”
  “不是的,”朱志伟摇了摇头,“我答应我妈了,今年过年就回家。继承家业,娶妻生子,像个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修不成大道的。”
  “你可是祝融后人!”王双宝提醒道,“不能这么悲观的,任何人都能修成大道!”
  “我做错过许多事,早就丢了祝融后人的脸面了,”朱志伟抠着桌子上的缝隙,“当然了,我会一边生活一边修道的,就算不能修成大道,总归是对人好处的。”
  “也对。”王双宝知道,强扭的瓜不甜,不如随缘,“上次我来,看到你的气色不佳,不知是怎么回事?”
  “是因为那崖洞,”朱志伟望了眼太平别院,“那崖洞被谢宝山霸占多年,里面的仙气被玷污了。好在现在基本澄清了。”
  “哦,”王双宝点点头,“再说说你那天的微信吧,你是怎么约的白金龙?”
  “那天我发微信给白金龙,其实也是有想法的。”朱志伟叹了口气,“老早以前,我在白家山村的时候,就听白七爷爷说过,他家里有两柄祖传的快刀,锐不可当,专门斩妖除魔。后来七爷爷死了,这两柄刀一定会被白金龙白叔继承。你知道的,我这一生最恨的人就是谢宝山,他坑害了我大姑,坑害了我们朱家。谢宝山依附了血族,邪神就是妖魔。白家先祖将这两把刀传下,肯定就是为了对付邪神尸手的。就这样,我请来了白金龙。”
  “有仇不报非君子。”王双宝表示理解,“那你为什么又要上山呢?”
  “当然想看看谢宝山死没死,”朱志伟轻轻搓着手,“我上山时,看到了已经变成吸血鬼的谢宝山时,突然感觉大仇已报,心中再无半点怨念。”
  “为什么?”王双宝很奇怪,“其实你再呆一会儿就看到他的彻底死亡了。”
  “我们修道之人都知道,吸血鬼的灵魂是无法转世的,谢宝山成了吸血鬼,那也就意味着他永远也成不了一个人了。”朱志伟的观点很奇特,“他把我大姑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自己也自食其果,成了一样的东西。当然我的心结也就打开了。”
  “哦。”王双宝明白了。
  “那些汽油和凝固剂也是为谢宝山准备的,不过那时候用在木头机器人更重要。”朱志伟又作了补充。
  “都结束了。”王双宝站起身来,他望向了外面的骄阳,“我们应该开始新生活了。”
  “嗯。”朱志伟赞同这一观点,也站了起来。
  “双宝,志伟!”门外传来梁小慧急切的声音,“师傅让我们去一趟太平别院,有人来了!”
  “砸场子?”王双宝一愣,“血族的人杀回来了?”
  “不知道,”梁小慧晃了晃手机,“反正说让我们快点过去,很急。”
  “好!”
  当他们三个冲进太平别院时,一下子呆住了。
  在迎客厅里坐满了正在亲切友好交谈的人们,他们杀气腾腾的乱入吓了大家一跳。
  “你们三个要干啥?”袁士妙眉头皱紧,“让你们来坐坐,怎么像要打架似的?”
  “坐坐啊,”王双宝立刻换了一脸的谦卑表情,“我们会错意了。”
  迎客厅上正客位上坐着一位面熟的老道儿,原来是全真道的掌教玄诚子到了,难怪师傅会这么着急。
  “士妙收的好徒儿啊,”玄诚子顺了顺胡须,看向袁士妙,“我今天来,是有意请士妙回全真教的。青云子掌教都同意了,你为什么就不能尽弃前嫌,听我一次呢?”
  “师叔,我说过了,我现在已经入了太平道,不是全真道的一员了。”袁士妙委婉拒绝,“而且,我的全真道功法已经多日不练了,现在练的是古法太平道道功。”
  “天下道教是一家!”玄诚子一挥手,“道教出于太平,而兴于全真,这是共识!门户之争可以休矣!我请你回全真教,是想让你接替我的掌教之位!”
  “啊?”袁士妙吃惊不小,连连摆手,“我可是个女流之辈,才疏学浅,怎么能当掌教呢?”
  “谁说女子不如男。”玄诚子言辞恳切,“就算帮帮师叔了,好不好?”
  “还是不行。”袁士妙暗自咬牙,看了眼在座的闫有道和云中子,“我的心都在太平道了。而且,我也不想当什么掌教。另外,我觉得闫师兄,云中子师弟都是不错的选择。”
  “你还是在怪师叔吧。”玄诚子长叹一声,“这个家不好当啊,士妙,真的不好当。”
  “我意已决。”袁士妙不敢强自辩驳,“请师叔另择高明!”
  “也罢。”玄诚子飘然而起,“既如此,我就告辞了!”
  其实玄诚子也明白,挽救天下道门与水火之中的这几人,恰恰是主流道教看不上的。
  因为无为道人的关系,浮休道人一直游离于道门正宗之外;龙虎山的正一道和天师府向来是道门中特立独行的两朵奇葩;胡抱元早离茅山符录派多年,根本算不得正统;惠道静在白云观至死方才有个道籍。
  其好诸如袁士妙、王双宝等人,要么被开除了道籍,要么就是没有入籍。
  说到底,主流道教在这件事上态度模棱两可,明哲保身罢了。
  所以,玄诚子实在是不能要求的太多。
  大道朝天,各走一边。
  看着年近百龄的玄诚子率众渐渐远去,王双宝突然想起全真道丘处机祖师的一首《汉宫春》来:
  “二十年间,大魔交正阵,约度千重。狂弓迸箭暗窗,零落无穷。因心睡觉,透历年、无碍真宗。
  兴慧剑,群魔自然消散,独聘威雄。出入锐光八表,算神机莫测,天网难笼。驱云扫雾荡摇,法界无踪。
  飞腾变化,任太虚、萧瑟鸣风。巡四海,峥嵘岁月,往来几个人同。”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