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作者:久岚      更新:2022-08-28 04:45      字数:2959
  毕竟皇上还在,且太子有皇太后撑腰,便是皇上真要改立太子,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皇后眉头皱了皱:“我见他时问一问。”
  太子妃点点头。
  春晖阁里,太子听课并不专心,实在是杨毅的事情弄得他心烦,如今只剩下两日了,难道真要去闯天牢不成?可天牢防护极为牢固,他要救出杨拓,比登天还难。
  可不救的话,万一杨毅若真拿出凭证,如何是好?
  上面可是有他的手印的!
  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出了春晖阁,他仍是头疼不已,韩守上来道:“殿下,吴庆有事禀告。”
  吴庆是他心腹,也是锦衣卫。
  太子忙叫他过来。
  其余人等都退到远处。
  吴庆轻声回禀:“刚才有禁军喝醉酒闹事,与看守天牢的人打了起来,伤了好几人,殿下,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把咱们的人安排进去看守天牢,要救一个人并不难。”
  太子眼睛一亮:“好,你去安排,务必要小心。”
  吴庆点点头,转身走了。
  太子松了口气,暗道天助我也!
  到时救了杨拓出来,也不急于交给杨毅,他得先把凭证拿到手再说。
  当时是不得已,如今瞧这些余孽着实做不成大事,到现在也没伤到穆戎一根毫毛!
  他要他们何用?
  太子心情放松了一些。
  却说乾清宫里,执笔太监张寿正服侍皇上用茶,皇上刚刚吃完饭,坐在御桌前,看到堆得如山高的奏疏,这心里就难过,做这皇帝啊当真受累,人人都道皇帝好,其实真没有个闲散亲王来的舒服。
  他叹口气,只喝茶。
  “把这些拿去给刘大人,批好了,朕再看一下。”皇上道。
  张寿好笑:“皇上您不记得了,刘大人年事已高,前几日致仕了。”
  皇上又受了一次打击,上回刘大人告老还乡时,他就很不乐,朝堂里最重要的支柱没了,如今什么都得靠他来做决策,可他还是习惯性的依赖刘大人。
  谁想到,他真不当官了。
  也是,人谁不会老呢?
  皇上微微闭了闭眼睛:“把太子叫来,让他替朕看一看。”
  张寿眼睛一转:“回皇上,殿下最近好似也挺忙,上回奴婢去天牢,竟见到殿下的护卫在外头转悠,奴婢想去问一问,他一溜烟的跑了。”
  皇上有些奇怪:“太子再忙能忙到天牢去?”
  张寿笑一笑:“也是,恐是奴婢看错了。”
  他暗道,这便是还一个人情了。
  两位皇子都是皇后亲生,其实谁当太子都于他关系不大,不过三殿下显然比太子聪敏的多,又得皇上喜欢,要他押宝,定是压在三殿下身上,故而何乐而不为。
  皇上也没有放在心里。
  然而就在第二日晚上,天牢着火了。
  这天牢里关得都是朝廷重犯,锦衣卫指挥使原先在家里歇着呢,听到这消息,急慌慌打马赶来,不过此时火已经灭了,这火并不大,只是烟多,引得众人一片惊慌。
  最后却是虚惊一场。
  指挥使询问:“牢中情况如何?”
  话音刚落,有人禀告道:“有魏国人逃了出去!”
  “什么?”指挥使大惊,“逃出去几人?”
  “一人,乃魏国人中最年轻的那个。”
  魏国余孽守口如瓶,他们审到现在,连杨拓的名字都没审出来,只知道他在里面地位最高,也最年轻,至于上回那梁载仕,自然是有预谋,故而才能轻易的说出这名字。
  指挥使连忙派人去寻,一边就往宫中向皇上请罪。
  此时杨拓已经在太子的安排下逃了出来,如今正转送往安全的地方。
  太子听到这消息,更是放松,都有心情去逗弄自己的儿子。
  儿子天真,咯咯咯的笑。
  太子妃在一旁看着,也颇是欣慰。
  谁料到只得这一会儿功夫,韩守满脸担忧的立在门口,太子听到声响,朝他看一眼,那一眼,他的心忽地又沉到了湖底,他直觉是出了事儿,想必是吴庆又带来了坏消息。
  他几步走出去。
  果然,吴庆正等在殿门口。
  “原本已经救到,谁料到路上遇到三殿下,他一剑就把杨拓杀了。”吴庆抖抖索索的道,“不止杨拓,十二名暗卫杀的杀,逃的逃,还有几位自尽了。”
  太子浑身一震。
  怎么会这样?
  “岂会碰到他?他带了人的?”他沉声道。
  “是,听说他带了一些护卫。”吴庆道,“好似听到天牢失火,他赶来救援!”
  救援?
  太子脸色铁青,一拳头砸在墙上。
  吴庆低声道:“还请殿下明示。”
  如今还能做什么?太子咬牙道:“你先回去,莫让他们发现。”
  吴庆忙走了。
  太子缩回手,手背上脱了皮,溢出血来,可也感觉不到痛意,只有满腔的焦虑。
  正当这时,皇上召见。
  他心里咯噔一声,拿帕子擦一擦手,往乾清宫而去。
  穆戎见到他来,眉头微微挑起:“皇兄,几日未见,皇兄消瘦了。”
  太子看他,他神采飞扬。
  在人前,他永远都有这样的风采,自己只越发暗淡。
  “可不比三弟逍遥。”太子面色沉了沉,问皇上,“不知父皇有何事教诲?”说着,他像是才想起来,“哦,听说天牢失火,莫非有重犯逃出,父皇可是为此忧心?”
  “便是为此,不过那人已被戎儿杀了。”但皇上还是很生气,“没想到他们竟然能从天牢逃脱,可见在锦衣卫中都有内应了,你们两兄弟在此,想想可有办法。”
  太子道:“交予指挥使盘查便是,有谁值守,内应当在其中。”
  “戎儿也这么说。”皇上道,“可那内应已经悬梁自尽了,又如何查!”
  穆戎向皇上建议:“魏国余孽实在嚣张,今日杀了那人,孩儿看不如把他人头悬于城墙,以示警戒。”
  皇上抚掌:“好,好,杀鸡儆猴!也消一消朕的火气!”
  太子暗地里叫苦。
  这要是被杨毅看见,定然火冒三丈。
  原先还说救他,结果这救偏偏成了催命符。
  太子忙道:“火上浇油,只怕这么刺激魏国人,他们还会做出预想不到的事情来。”
  穆戎看一眼太子,挑眉道:“难道皇兄还怕了他们不成?”
  他目中有鄙夷,有轻视,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然而这一眼,却也好像看穿了自己。
  太子莫名的心慌,一时都不知如何回应,过得会儿,正当要开口,皇上已经做了决定,大叫道:“来人,速速把那魏国余孽的人头挂去城墙,于各衙门张贴告示,叫魏国人好好瞧瞧,若要学他们,便死无葬身之地!”
  太子只觉眼前一片黑。
  后来也不知说了什么,他脑中混混沌沌,慢慢的走出了乾清宫。
  抬起头,只见今儿月亮也没有,只有漫天的星辰,数也数不清楚。
  为今之计,兴许只能斩草除根,把杨毅也杀了!
  第二日清晨,大街小巷都在说魏国余孽的事情,杨毅远远看着城墙,泪水模糊了双眼,他费尽心思回京都,想把儿子救出来,结果却害了儿子的性命!
  真不该相信那穆炎!
  他连自己的父亲,弟弟都能出卖,别说他们魏国人了。
  不过是利用他们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可笑他竟然相信,迁到京都,连累了那么多人。
  可穆炎的承诺呢,也不知哪一日才能兑现!
  如今穆戎还留在京都,他这太子之位恐怕都难保。
  杨毅紧紧捏紧了拳头,不如自己去送他一程好了!
  ☆、第99章
  然而,想法总是容易,要实现起来,难比登天。
  太子投鼠忌器,不敢真杀了杨毅,怕他把凭证交予皇上。
  而杨毅要杀太子更是艰难。
  因太子轻易不出宫。
  双方僵持不下。
  太子一日比一日焦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