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作者:冶文彪      更新:2022-08-29 11:36      字数:6799
  羊婆脸涨得紫红,伸出干瘦的手就朝曾小羊打来,曾小羊知道自己计策使过了头,忙跳着躲闪开,笑着朝巷子里逃去。羊婆又扯嗓追骂了一阵,这才扭头愤愤地走了。
  曾小羊等她走远,才走到黄家门前,敲了半天门,黄鹂儿才来开了门。她惺忪着眼,满脸倦倦的,头也没梳。曾小羊头一次见她这般模样,倒有种说不出的心痒,心里暗想:若能娶了她,每天睁眼就能瞧见她这样儿?
  黄鹂儿却皱起小眉、噘起小嘴埋怨起来:“疯小羊,这么早就敲啊敲的,让不让人安省了?”
  “这还早啊,日头都挂到房檐顶上了。”
  “只许你报晓,就不许我守更?”
  “你熬夜了?当心把脸熬黄了。”
  “熬黄了你好笑我丑?我偏要熬,熬得比地瓜还黄,比生姜还皱,好让你笑个满心满怀,把嘴笑裂了,吃饭不用张嘴,喝汤顺便浇水。”
  曾小羊被她说得傻在原地,哭不成,笑不能。
  “你为啥不答言?你一定在心里偷偷骂我,是不是?”
  “天地作证,我舍得骂你?我就是想骂,也找不见一丝儿能骂的地方啊。”
  “那我刚刚骂了你,这不是能骂的地方?”
  “我欢喜还来不及呢。站在这儿的,若是旁一个人,你会骂他?”
  黄鹂儿“噗”地笑了出来,那笑脸儿映着朝霞,蔷薇花儿一般。
  这时,院里忽然传来一阵笑声,梁兴、施有良和黄百舌一起站在廊下,望着他俩笑。黄鹂儿顿时羞红了脸,跺着脚骂了句:“疯小羊,都是你!逗得我出丑,让人笑!”说着低头转身,急窘窘躲进屋里去了。
  曾小羊也有些难为情,只能咧嘴笑了几声,关上了院门,走到三人跟前问好。
  “小羊,你这么早过来,敢是打问到些什么了?”黄百舌笑着问。
  “嗯!不止一条呢。”曾小羊忙答。
  “哦?那坐下来说。鹂儿,倒茶!”黄百舌连唤了两声,黄鹂儿在后头都不回声,黄百舌笑着道歉,“今天只好说干话了。”
  四人坐下来,曾小羊忙把自己打问到的说了一遍,并加倍形容了一番自己是如何跑遍各处,又花了几十文钱。
  “看来这姓盛的船工果然有隐情,”梁兴听了,忙从腰间钱袋里取出一陌钱递了过来,“多谢曾小弟,帮我出力不算,还破费使钱。我的钱都放在梅大夫医馆那里,没带多少出来。这点钱你先拿去吃碗茶,过后我再酬谢你。”
  “花那点钱算啥?我怎么能要梁教头的钱?”曾小羊忙起身推辞,并且有意提高声量,让里间的黄鹂儿听见。
  “就是!不许你接!”黄鹂儿忽然走了出来,端着个木茶盘,里面是瓷茶壶和四只茶盏。
  曾小羊原本是假推辞,这时便只能高声说:“我当然不会接。”
  “你若不接这钱,我就不敢再劳烦你了。鹂儿,曾小弟能帮我四处打问,已经感激不尽了,若再让他贴钱,那我实在是过意不去了。”梁兴转头望向黄鹂儿。
  黄鹂儿想了想,瞪着曾小羊:“那好,你花出去多少,就拿多少去,一文都不许多要。”
  “总共只花了四十文。”曾小羊随口编了个数。
  “我来替你数——”黄鹂儿放下茶盘,从梁兴手中接过那陌钱,解开绳扣,数出四十文堆到曾小羊面前。剩余的交还给梁兴。梁兴又要推拒,黄鹂儿板起脸说,“梁大哥,不许你再跟我争。你在我家里,我是主,你是客,客得听主便。”
  曾小羊见梁兴只得接过剩下的半串钱,脸上极过意不去,再看黄鹂儿瞅向自己,忙小心问:“我还是不要这些钱吧……”
  “少絮烦,快收起来!”黄鹂儿并不看他,提着茶壶往茶盏里斟热茶。
  曾小羊忙抓起来放进袋里。
  梁兴又说:“曾小弟,还得继续劳烦你,再留意一下这姓盛的和那只船。若见他出现,切莫惊扰,赶紧来告诉我一声。”
  “梁教头跟我说啥劳烦不劳烦的,这事我一定全心全意盯着。”
  曾小羊说着望向黄鹂儿,黄鹂儿却不看他一眼。
  第十四章 猎犬、尸臭
  夫勇者,才之偏尔,未必无害。
  ——《武经总要》
  蒋冲被痛醒了。
  脸上、肩膀、手臂、大腿、小腿……几乎无处不痛。剧痛中他感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身上盖着细软锦被,睁眼瞧见一个年轻后生坐在床边椅子上,靠着椅背,闭着眼,仰着头,大张着嘴,正在瞌睡。他觉着似乎见过这人,盯着望了一阵,见那宽下巴上有颗黑痣,才记起来是楚家的男仆。几天前自己在楚家装成僧人念假经那夜,就是这个男仆带他到西院厢房里歇息,第二天也是这个男仆给他端来早饭。他一惊,忙硬扭着脖颈环视屋中,似乎正是自己上回住的那间房。自己怎么会躺在这里?
  他心里一阵惊惧惶急,猛然想起来,昨晚自己赶夜路逃离汴京,路过楚家宅院时,略停了停,正要举步,身后忽然蹿过来一条黑影,他急要躲时,那黑影已经扑到他身上,他脚步一绊,仰倒在了地上,肩膀上跟着一阵剧痛。他挥拳猛打,拳头触到那黑影,毛茸茸的,不知是什么兽类。那兽被他击中,连声嘶吼着,继续朝他狂咬。听那声音,似狼又似犬。他奋力推挡踢打,耳中却听到又有几声嘶吼逼近,跟着另有几只兽迅即扑过来,朝他周身猛撕乱咬,他疯了一般拼力翻滚躲闪,却哪里躲得开,浑身上下接连被咬伤,尤其是腿肚上,一大块肉被生生撕扯掉,疼得他惨叫一声,顿时昏了过去。临昏之际,他似乎听见一声大喝,似乎是人声。
  难道我被楚家的人救了?蒋冲望着床边那男仆,正在惶惑。那个男仆身子一歪,险些跌倒,顿时醒转过来,慌忙坐正身子,用手背擦掉嘴角的哈喇水,定眼瞧了瞧蒋冲:“你醒了?”
  蒋冲要答言,嘴角才一动,便已扯得剧痛,只能微微动动脑袋。
  那男仆又说起来:“你能保住命,真真是万幸。那几条犬是我家二官人前年使了二百两银子,托人从北地大辽国偷买来的皇家猎犬,好不凶猛。今年正月,我家二官人殁了,那几条猎犬也没了用处,闲养在旁边小院里。昨天有人出那角门,忘了关门,那几只犬溜了出去。若不是老何夜里惊醒,听见叫声,忙出去喝住,你早成一堆骨头了。”
  蒋冲听了心里一阵阵后怕,腔子里“咕咚”一声,大大咽了口口水。
  “你就放心养病。咱们家可不是一般人家,寻常无事时,还要四处周济穷人,何况你又是被我家的犬咬伤的。去年年底有个人也被咬了,虽只咬了一口,二官人也赶忙请香染街的梅大夫熬制药膏,给那人治伤,还赔了那人十两银子。也多亏梅大夫那些药膏,当时只用了一点,还剩了许多,留着备急。正好用在你身上了。若不然,大半夜等进城请了梅大夫来,恐怕已经不中用了。对了,我姓凌,家里排行第七,都叫我凌小七。我来楚家做工都已经快三年了。”
  蒋冲这才感到脸上、身上的确涂满了药膏。他心里一阵翻涌,不知道该笑、该哭,还是该怕。起先苦苦想进楚家进不来,这时想逃开,偏又被留在了这里。
  窦猴儿一早来到香染街,走进梅大夫医馆。
  梅大夫并没在,只有一个小厮拿着根扫帚,在埋头扫地。路过这里时常见到,只是不知道名字。窦猴儿心想,倒正好。
  “兄弟,跟你打问个人。”
  “窦猴儿?你找啥人?”
  “一个年轻妇人,脸上生了片紫癍的。”
  “曾娘?她没在这里。”
  “她在哪儿?”
  “我哪儿知道?她只在我家做些零活儿,切切药材、洗洗药罐啥的。前天梅大夫让她去城南送药,这两天都没见人。”
  “她住在哪儿?”
  “不知道。似乎是在人家船上借住。咋了?你相中她了?嘻嘻,倒真不赖呢。她那张脸虽不中看,身段却极好,年岁也相当,怕只比你大两三岁。白天不怕人勾搭,夜里吹灯抱娇娘……”
  窦猴儿没工夫跟他拌嘴,扭头就离开了。
  昨晚他痛打了一顿那个醉汉爹,自己先去睡了。在床上听见他娘扶起那醉汉,搀到卧房里。那醉汉只小声叽咕着,没再像往常那样耍狠撒疯。今早窦猴儿起来时,他爹已经在前屋吃饭了,见他出来,他爹身子颤了一下,装作没见他,继续埋头假意喝粥。窦猴儿看在眼里,也装作没见他,洗了把脸,饭也没吃,就出了门。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间的人,只看谁比谁狠。
  因此,他横下了心,以后不论碰见什么人,就算心里真怕,也不许自己露出怕来。比如那个紫癍脸的女子,还有邓紫玉,她许的那十两银子一定要赚到手。
  他心里原本积满了狠气,从梅大夫医馆出来,却泄去了一大半。那个紫癍脸女子究竟什么来路?瞧着只是个又丑又穷的村妇,怎么又会使剑?还能杀人割头?心里的怕意重又涌起,他忙尽力压住。一边走一边想,想了半晌,才把心思理顺,邓紫玉要的是梁红玉的短,那个紫癍脸女子不过是去送了两回药。不怕她,不是非得去招惹她。你还是去红绣院盯着梁红玉,从那里找见些长短来,赶紧赚到那十两银子才是正路。
  于是,他又回到家里。他爹已经不在,照常去汴河堤岸司应差去了。他娘正坐在屋檐下缝补一件黑绢军衣,脚边箩筐里还堆着几件。这是他爹从营里揽来的活计,让她娘帮那些单身军汉缝补浆洗军衣,好赚些盐醋钱。其实这点钱大半还是被他爹拿去买酒灌那烂肚肠了。
  他娘抬眼朝他望过来,那目光和常日全然不同,有些惊疑,又有些怯。想起娘这些年受那醉汉的欺虐,他心里一疼,板着脸对他娘说:“往后你不必怕他了。”他娘刚要张嘴说什么,他却不愿听,转头走进自己房里,从床头柜子上取过卖香药花朵的竹箩,揭开一看,剩下的货不多了。他趴到地上,手伸到床下,取出吊在床板角上的一个小木盒,里头是他做生意的本钱,怕他爹搜去,才藏在这里。他从盒子里数了五陌钱出来,又把木盒盖好,吊回到床板角。将那五陌钱放进竹箩里,挎着走了出去,跟娘说了声“我做买卖去了”,没等他娘答言,就快步出了门。
  他先到香染街常去的那两家店,先把赊的钱算好还清,又各样选了些香药果子,杏仁、豆蔻、小蜡茶、韵姜、砌香、橄榄、薄荷……一一分排装好,这才又挎着竹箩往城南外红绣院大步走去。
  游大奇坐在虹桥南街羊儿巷口的一间茶肆里,一边喝茶,一边张望着。他在等那个慧娘出来。
  昨天,他到处找寻那个慧娘的住处,却白跑了大半天。天快黑时,正要和翟秀儿一起进城回“安乐窝”,刚到香染街口,却一眼瞧见那个慧娘和卖豆团的丁豆娘并肩走了过来。他心里猛一颤,随即想起自己为打问那个慧娘,跟丁豆娘撒谎说拣了慧娘的东西。他忙侧过脸,跟翟秀儿说:“我肚子又疼起来了,得去解一解。你先走,我来追。”说着就朝香染南街快步走去。
  “我在这儿等你!”翟秀儿大声叫道。
  他装作顾不得,忙拐进王员外家客店后边那条巷子,那巷子他走过,一直通到城墙边。他飞快跑过巷子,奔城墙下那条纵街,绕到曹家酒栈边上,探头一望,翟秀儿竟真的站在原地等他,幸而脸望着南边,没往这里瞧。而那个慧娘和丁豆娘也马上要走到香染街口。他赶忙几步奔到城门洞下,快步踏过护龙桥,跑到军巡铺前的那棵龙柳树后头,躲起来等着。龙柳茶坊的伙计见到他,好奇地望过来,他装作没见,背过身倚着树,双眼一直盯着护龙桥。
  半晌,那个慧娘和丁豆娘终于走了过来。看到慧娘那秋月一般明净的脸儿,他心里又猛一颤,忙缩到树后。等两人走过去一会儿后,他才小心跟了过去。从后面看,慧娘那秀袅步姿更是轻风摇柳一般,看得他心里一漾一漾的。两人走到虹桥口,停住脚说了两句话,丁豆娘便上桥去了。慧娘站在那里望了一小会儿,才转身往虹桥南街走去。游大奇看到,心狂跳起来,这回真的能找见她的住处了。
  慧娘往南走了一段,拐进左边大榆树旁那条羊儿巷,游大奇忙快步追上去,躲到榆树下伸头偷望,慧娘站在一个小院门前,正在拿钥匙开锁。游大奇数了一下,是左边第七家。他瞧着慧娘开了门进去,又关上了门,恨不得立即奔过去。但想到翟秀儿还在等着,又瞅了两眼那紧闭的院门,这才回身原路快步赶了回去。
  翟秀儿见到他,顿时嚷起来:“你这是屙屎去了?这时间,妇人都能生十个娃儿了。”
  “到处找不见茅厕,险些屙在裤子里。”他忙笑着遮掩,心里畅美无比。
  今天一早,他就摇醒翟秀儿,说了许多好话,掏钱请他去东城羊三家吃了他最爱的软羊面和羊脂韭饼,又答应今天的“灯盏”自己一个人点,至少点个“铜灯盏”回来。这才说动翟秀儿去下锁头税关,替他打问慧娘的丈夫、那姓盛的船工。
  翟秀儿走后,他就立即来到这羊儿巷。他走进巷子里,来到慧娘的院门前,见院门外面没锁,这才放了心。左右无人,他又扒着门缝偷偷朝里觑看,院子极小,却清扫得干干净净。里面三间房门窗都关着,极安静,听不到一点声响。他大大咽了口唾沫,恨不得翻墙进去。但又不敢太莽撞,只得回到巷口,走进那间茶肆,要了碗茶等着慧娘出来。
  茶喝了几碗,尿胀得要爆,他却不敢去解手,生怕错过了慧娘。后来实在憋不住,这才匆忙去后面茅厕解手。出来后,他不放心,赶紧走进巷子,到那院门前一看,他险些苦叫出声来,那院门门环上挂上了锁头,慧娘走了。
  丁豆娘的豆团还剩一些没卖完,明慧娘就来了。
  她忙拿了两个豆团叫明慧娘吃,明慧娘笑着说自己在家吃过饭了。丁豆娘便将这两个豆团搁在一边,剩下的全都收进笼子里,又把摊子略收拾了一下,托旁边胡饼摊的刘十郎帮忙照看。便吃着那两个豆团,和明慧娘一起往城里赶去,走到香染街口,在街边纸马摊上各自买了一副纸钱奠物。
  她们两个约好今天去拜祭董嫂,顺便向董嫂公婆打问一下。如今,她们那一伙儿妇人全都散了,连最和心和意的杜氏也不愿再出来跟着跑,只剩下明慧娘一个。丁豆娘心里格外感念,明慧娘不但人生得秀美,心也聪慧。话不多,却总能说到人心里。她比丁豆娘年轻好几岁,却更能沉得住气。说起儿子,她也从来不哭,说相信自己一定能找见儿子。佩服之余,丁豆娘也暗暗替明慧娘担心。她太年轻,怕是还没尝过真苦真痛。一旦发现自己儿子真的不在了,那时的痛不知要痛到什么地步。
  “丁嫂,我一直没好问,你为啥觉着庄夫人和董嫂的死,和咱们孩子们的事有关?”明慧娘忽然轻声问。
  “这个我自己也反复问过自己。起先,我一听到这事,就这么觉着,也没有啥道理。半夜里,我醒来睡不着,又仔细琢磨了好一阵,总算想出了些理由,你听听,有没有点道理?”丁豆娘皱着眉,慢慢回想着说,“头一条,她们两个都丢了孩子,又死在一处;第二条,所有人里,这寻孩子的心,庄夫人是最急最拼命的,云夫人那一伙儿里,董嫂又是最卖力的一个;第三条,我怀疑董嫂恐怕是找见了些啥,可那时人都散了,没了心气。她怕就算说了,其他人也不信,就先去找庄夫人。杀她们的不管是人是魔,恐怕也知道了这情形,就跟着董嫂去了庄夫人家,把她俩一起杀害了。”
  “嗯……多少有些道理。不过,为啥不在董嫂去庄夫人家之前,先单独杀了董嫂,不是更省事?”
  “或许一直没找见下手的时机?庄夫人的丈夫在营里,使女又走了,她家里只剩她一个人,在她家杀人更便宜?而且,若是妖魔下的手,才不会管省事不省事。”
  “丁嫂,你若是真的查出了些啥,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就顺着往下找,找我儿子。”
  “若你猜的都是真的,董嫂和庄夫人为这都送了命,你不怕自己也……”
  “怕呀,当然怕!但顺着这条道儿若能找回儿子,我做娘的能不奔过去?”
  明慧娘不再言语,两人各自想着心事,默默前行,一路走到旧曹门外针眼巷董嫂的家。这针眼巷的确极窄,胖些的人进去恐怕都会被挤住。董嫂的家也只有三间小窄房,低矮歪斜的门关着。丁豆娘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个瘦弱的老妇人。
  “你们是云夫人派来的?”老妇人开口就问。
  “不是,我们是董嫂的朋友,来拜祭董嫂。”
  “哦,进来吧!”老妇人脸色顿时垮下来。
  丁豆娘和明慧娘一起走了进去,屋里有些昏暗,散发出一阵浓浓的臭味。正中间地上摆着个旧火盆,盛了半盆炭灰,灰上插着两根细白蜡,火焰微弱,已经快烧尽。正中间用两根条凳支着一张床板,上面一张旧布单罩着一具躯体,应该正是董嫂的尸体。布单不够长,下头露出脚尖,脚上是一双黑底紫边的旧绢鞋。布单上还有几处破口,露出里面的紫绫袄面,映着盆子里的烛光,闪着幽紫光亮。
  丁豆娘看着,既觉心酸,又有些怕。她忙从奠仪中取出三炷香,凑近火盆就着蜡烛火焰点燃,举起香对着董嫂尸身,躬身拜了三拜,而后心里默祷:“董嫂,你若真的找见了些什么,你的亡魂一定要保佑我能查出来,或者请你托梦给我,让我找见儿子。我答应你,也一定把你的儿子找回来。”拜完后,她见没有香炉,便将香插在火盆里,而后又取出纸钱,蹲在火盆边,一串串小心烧烬后,这才站起了身,让到一边。
  明慧娘也过去点燃了香,拜过后,也取出纸钱去烧。火焰将屋子映得通明,丁豆娘环视屋里,并没有几件家具什物,并且尽都简陋陈旧。
  那个老妇人一直站在旁边木木地看着,等明慧娘也烧完之后,老妇人勉勉强强说:“我们小门寒户的,儿子又犯了事监在狱里,不懂啥礼数,只能道声谢。”
  “婆婆,董嫂出事头一天啥时候回的家?”
  “那娼妇一早就出去了,说是去云夫人家,去了就再没回来。”
  “哦?她没说啥吗?”丁豆娘听她这样称呼自己儿媳,心里极不乐意,却不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