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者:黍宁      更新:2022-08-29 19:08      字数:3000
  看来不论古代现代,大家吐槽食堂这一点是一模一样的。
  不过翰林院实在穷,特别穷,能有光禄寺管饭就不错了。
  翰林院有多穷呢,庶吉士在翰林读书,灯油钱户部给的,皂隶兵部拨的,纸劄刑部给的,房子工部拨的,笔墨顺天府和司礼监给的,酒饭光禄寺做的。
  而从翰林出身,兼任翰林学士的户部尚书王大人,稳如泰山,八风不动,手里愣是没多掉出半个铜子儿来。
  如今的圣上比他败家子的爹和爷爷好多了,十分会过日子,连带着手下那帮鸡贼的官也收敛了许多。
  翰林院的基本个个品卑禄薄,甭管日后入阁多发达,现在大家都是同病相怜的穷鬼。
  谢朗还好点,好歹授予了官职,有俸禄。
  庶吉士更惨,没有编制,自古没编制的都是小可怜,没多少俸禄,全靠家人养活。
  不仅如此,还要在翰林院学习,学完还得考试,考完成绩好的才能留在翰林院。
  也就是说如今的卢小哥他在啃老。
  听简娣形象生动地啃老说法,卢仲夏蹭蹭地红了脸。
  三人吃完饼,简娣从袖中下意识地摸出一方手帕,耐心细致地伸着手指,一根根擦干净。
  卢仲夏的手不得不说,长得还挺好看的,白皙修长,指甲盖泛着健康的粉色。
  生得秀美的青年十分端庄矜持地坐在椅子上,伸着手指轻轻擦着,时不时把指甲凑到眼前看一眼。
  擦完了往兜里一揣,简娣便对上谢朗和俞珉两人的视线。
  简娣无声地询问。
  谢朗礼貌地微笑以对,没有答话。
  因为现在没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卢仲夏心态崩了。
  太监们修指甲时候的动作姿态几乎和简娣眼下的一模一样。
  简娣端庄矜持地坐了一会儿,渐渐地,官署里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
  望着来来往往的进士们,简娣看得心情舒畅。
  京官大多容貌端整,毕竟在皇帝面前天天晃悠,要长得耐看一点。
  本朝太|祖更是个妥妥的颜控,普立学校的时候还着重强调过要“人才俊秀,容貌整齐”。
  而庶吉士点明要资质聪明,年少力壮的,年龄一般都在三十上下。
  望着一个个俊秀的美青年鱼贯而入,简娣心情舒畅的同时,面上还得维持着矜持的神色。
  “你说我能去勾搭一个吗?”简娣问卢仲夏。
  官署里一溜的前途无量的美青年,着实让简娣十分心动。
  “简姑娘。”卢仲夏无奈。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啊。”简娣期待地搓搓手。
  要真让她勾搭到一个,她马上就领回家去打她便宜丈夫姚鉴的脸。
  简娣看着一个个身高腿长的美青年们,心里蠢蠢欲动。
  “不行。”卢仲夏语气委婉地打破了简娣的幻想。
  “哼。”
  卢仲夏安静了一会儿,结结巴巴道,“简姑娘,今早我说的话,是出自真心。简姑娘若……当真想挑个好夫婿,不妨……不妨……”
  简娣:“不妨找你?”
  卢仲夏:“我答应过定会对姑娘负责。”
  “你喜欢我?”
  卢仲夏没想到简娣会问得如此坦白,顿时臊红了一张脸,“我……”
  “那你不喜欢我?”
  “我……我……”
  “回答不上来了吧?”简娣笑眯眯地问。
  发觉出简娣压根就在逗他玩,卢仲夏不理她了。
  简娣叹了口气。
  *
  庶常馆的两位馆师,一是来自吏部的侍郎薛大人,一时来自礼部的侍郎王大人,除此外,尚有其他小教习。
  翰林院的孔学士和詹士府的钱大人也会对他们做些文章方面的指导。
  两位吏部和礼部的大人二话不说,就带了套他俩编的教材。
  叫《新科己未科翰林馆课》。
  从“诏、册、玺书、诰、檄、露布”到“议、论、策”再有“奏、疏、表、序、记、传、碑、考、评、辩、解、说、书、颂、赋”等等,再到附录的历代名臣奏议。
  简娣看了一眼教材,觉得脑门都开始突突地跟着跳。
  简娣:卢小哥,这吏部的薛大人是不是叫薛金星?礼部的王大人是不是叫王后雄?
  第3章 御史
  卢仲夏的回答十分实诚:在下不知,简姑娘何出此问?
  简娣:两位大人使我想起了曾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最重要的男人。
  卢仲夏:对姑娘而言,十分重要吗?
  简娣:没有他们,就没有今日的我。
  简姑娘说话有时着实古怪,卢仲夏心想。
  简娣没有学过四书五经,面对两位大人要求做的文章两眼一抹黑。
  正当卢仲夏指导简娣如何写文章的时候,从庶常馆门外忽然走进了一个小吏。
  只见小吏步履匆匆,步子未停,一路走到吏部薛大人面前,行了一个礼,顶着一副便秘的表情,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
  薛大人显然是认得他的,把眉头一皱,“发生何事,你行色如此惶急?”
  小吏深吸一口气,战战兢兢道:“禀侍郎的话,宋大人他们一行人在吏部打起来了。”
  饶是简娣,握笔的手在此刻也不禁一顿,默默竖起了耳朵。
  不知何方神圣敢在吏部打架,胆子够大的。
  不止她一人,其他庶吉士们也全都悄咪咪地在围观。
  卢仲夏惊诧:宋兄他们?
  简娣:宋兄他们怎么了?
  听闻小吏的话,薛大人和王大人齐齐一愣。
  薛大人道:“你慢慢说。”
  小吏咽了口唾液道:“宋大人一行不愿改授王府长史,便来吏部堂中理论,谁知在吏部吵了起来,刚好碰上江大人,江大人一生气,就……”
  薛侍郎:“……”
  王大人捋须微笑,“薛兄去吏部看看吧,此地的进士们交给我便可。”
  薛侍郎一脸尴尬地拱手,“麻烦王兄了。”
  “你我同僚之谊,何来麻烦一说。”
  薛侍郎走后,王大人笑眯眯地看向吃瓜的庶吉士们。
  “看我做甚么,继续写。”
  虽说如此,依然拦不住进士们熊熊燃烧的一颗八卦之心。
  好在没过一会儿孔学士突然来找王大人,几位教习一同离开了庶常馆。
  几位教习一走,大家伙就坐在一起吃瓜。
  “宋仁德他们实在鲁莽,长史为正五品,不比现在的从七品品秩要高上许多?”
  “说得轻巧,又谁愿意轻易外放的,即便有才学,气运不好一辈子也只能终滞下僚,更何况是去做豫王府的长史。”
  简娣听得似懂非懂,轻轻召唤卢仲夏,请他好好扒一扒。
  “简姑娘有所不知,”卢仲夏轻叹,“宋兄他们本要授翰林院检讨,但不知怎地却改授了王府长史。如今进士们乐内恶外,更何况日后豫王去了封地,便再无施展拳脚抱负的机会,便去吏部堂上论辩。”
  “那豫王?”
  卢仲夏摇摇头,却不打算说了,“天家之事,并非我等能随意置喙的。”
  简娣也没勉强他,哦了一声,没有再继续问。
  倒是快到下午的时候,翰林院里突然传来的消息,过会儿张首辅要来。
  说是因为没打过宋仁德几个,左副都御史江储气哄哄地告到皇帝那儿去了。
  皇帝心想,翰林院的崽子基本都是内阁养的,宋仁德几个没上没下,便让如今的内阁首辅来一趟翰林院,好好教育他们一番。
  这些还都是俞珉告诉简娣的。
  “那宋仁德他们几个?”
  新晋的状元郎谢朗露出牙齿,森森一笑,“听说圣上很生气,为首的戍边,其余的充吏。”
  搁她是皇帝她也生气,毕竟正五品的官不要,还挑三拣四的。
  谢朗看向简娣道,“卢大人便在刑部清选司,想来知道的比我等更多些。”
  谢朗那双桃花眼一瞥她,简娣便晕头转向,但她依然保留了理智,“具体如何处置,恐怕只能等明日再知晓了。”
  见识翰林院的第一天,简娣由衷地发出一声感慨。
  “官场真是凶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