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
作者:阿淳      更新:2022-08-31 14:12      字数:3643
  说是可以随身揣着,上头的机关还是永动的,只要带着怀表,随时都能知晓时辰,怀表将一个时辰细致精准地分成了六十份,实在是方便的很,简直就是神物。
  只是他又说,那表里头的机械十分精细,便是连卫珩大哥,花了无数心血和银钱,如今也只得了那么一只,所以不能给她寄来玩玩了。
  此刻,屋子内静悄悄的,宜臻瞅着掌心里滴滴答答转着的指针,听着耳旁烛火燃蚀的声响,忽然觉得有些想落泪。
  夜风拂过庭院内的矮树,叶子飒飒作响,为这灼热的夏夜带来几分凉意。
  她把怀表放进匣子里藏好,打算等后日父亲母亲启程了,再去轩雅居把东西还回去。
  无功不受禄,这样珍贵的物件儿,卫珩给了她,她自己心底都害臊。
  这么些年,她没给卫珩带去点好,没有报成恩,反而一直在劳烦他。
  小姑娘难过地垂下眼眸。
  她觉得自己可真是个小麻烦精噢。
  ......
  等到老太太院里派人来请四姑娘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
  宜臻换了身干净衣裳,拾掇好自己,随祖母身边的大丫鬟荔枝往寿安堂去。
  荔枝性子温柔,往常和半青处的最好,心里自然也偏向五姑娘。
  一路上细细提点她:“今日二老爷的消息下来后,老太太伤心了好一阵儿,念及五姑娘您还在京郊庄子里头,晌午后便派了人去接您,只是没想到您竟先回来了。”
  “这会子五少爷和大太太也在寿安堂,大太太是方才才来,说这番去了黎州,也不知何时能再见,所以一得知您回来,就匆匆地去大厨房熬了碗您最爱吃的杏仁粥,送到上房来。结果没想到刚放下桌,就被五少爷抢先吃了。”荔枝又是无奈又是好笑,“其实五少爷那么点儿大的人,什么都不知晓,心里头却是最念着您的,今日午觉后起来,还一直缠着问五姐姐呢,若是知道您要往黎州去,怕又得哭上好几通了。”
  宜臻知道荔枝的意思。
  是想让她拿亭詹作筏子好留在府里。
  祖母一向最宠爱亭詹,平日里就没有不应的要求,倘若亭詹哭闹着非要五姐姐留下来,祖母未必不会心软。
  但是没必要。
  她弯弯眉:“亭詹如今也要进学了,日后搬到外院去,总不能还这样赖着姐姐们,这个年纪,总要让他学着自立些。”
  荔枝一怔,倒也没再说什么,只笑了笑:“也是呢。”
  心下却是感叹五姑娘稳的住。
  出了这样大的事儿,说话依旧和和气气,温温柔柔的,眉眼不动一下,看不出心思深浅。
  这份气性,满府里也只有二姑娘能比得过了。
  正这样想着,前头小道折角,就忽地走出几个身影。
  说曹操曹操便到,领在最前头的女子,正是她方才在心底里念叨的二姑娘。
  二姑娘向来是不同一般闺阁女子的。
  府里其他姑娘都在抚琴绣线时,唯独她钻在老太爷的书房内,捻着棋子,高谈阔论,她自小聪慧,熟读兵书,老太爷曾说过,这么多子孙里,只有亭霜得了他真传。
  二姑娘今日穿了一身雅致的青绿色长袍,踩着木屐,头发在脑后高高束起,一副风流名士的打扮。
  在她身侧,是大长公主膝下的永平郡主和忠孝侯府的嫡长女宋菀妙,后头跟着的则是四皇子和太子爷,个个都是身份煊赫的王孙贵族,走到哪儿都是被人捧着的,此刻却都随在二姑娘身后,一副听任差遣的模样。
  祝亭霜看见迎面而来的少女,挑了挑眉:“五妹妹?”
  宜臻微微一顿,上前福身道:“二姐姐好。”
  而后一一向永平郡主和两位皇子行了礼。
  若说这府里有谁是宜臻最不愿遇上的,那一定是二姐姐。
  倒不是有多么刻薄难缠,而是她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人跟着,每一见面都要行许多礼,问个好都耽搁好多功夫。
  今日都算是好的了。
  太子和四皇子略微点了头,永平郡主处事温和,也微笑着回了一礼,至于宋菀妙,她无品级身份,宜臻便只屈身福了福,可对方一贯是个清高的性子,轻飘飘地扫了宜臻一眼,连个平礼也未回。
  问了好后,宜臻便退到一边,等他们先行。
  她并没有像方才遇见的四姑娘那样,问二姐姐要往哪儿去,做些什么,也半点不提为何两位皇子会到府上来,甚至连多寒暄的意思都没有,只恭谨地低着头,态度内敛,挑不出半分错处来。
  这倒是让他们略有些惊讶了。
  “你身子可大好了?”
  祝亭霜问道。
  少女颔首,微垂着眼眸,神情宁静又乖巧:“已经好了。”
  “你今日回了府,是送行,还是要随二叔一块儿启程?”
  宜臻就一下没有回。
  她晓得这个二姐姐是没有恶意的,因为她志向大的很,并不屑于在祝府这一亩三分地里折腾。
  大伯母算计的那些子事,二姐姐也向来是不听不管不闻不问不掺和。
  所以宜臻不喜大伯母,却对二姐姐没什么意见。
  只是今日她问的这话,就让她一时不晓得如何回答。
  说送行,或是说一起前行,都不太好。
  说不知道,也不好。
  就有些让人为难了。
  宜臻垂着睫毛,任性地在心里头抱怨道,何必这样问呢。
  “祝姐姐何必这样问呢。”
  那宋菀妙轻轻嗤了一声,“圣上下的调令,如何能不去,难道还要抗旨不成。”
  她的面上还带几分嘲意:“周栾大将军在北疆戍边,不知流了多少血汗,有些人却在朝堂里卖官鬻爵,要我说,去黎州也是便宜了他们,倒不如通通都送去北疆,也让他们体会体会戍边将士们的寒苦。”
  “菀妙。”
  永平郡主不赞同地蹙了蹙眉,“人家与你无仇无怨的,何必说这些话落脸面。”
  “表妹这话没说错。”
  太子抬了抬眸,面无表情,“有胆子做,便要有脸面认。将士们在北疆戍边受苦,大臣却在京中做朝廷的蛀虫,这是我大宣的耻辱。朱鞍如今已经下了牢狱,死罪难免,祝二老爷去了黎州,是圣上看在祝老尚书的面上,望他能戴罪立功,莫要再犯这些错处了。”
  ......
  当着宜臻的面,说这样的话,不论放在哪个场合,都实在无礼了些。
  且字字诛心,打在人的脸面上,若是一般的小姑娘,此刻说不准已经落了泪。
  但宜臻从头至尾没有反驳过一句。
  静静地站在一旁,微垂着眸,不能更柔顺。
  她心里头清楚的很,他们不是不懂看脸色,也不是不会顾全大局保重脸面。
  只是被贬了职的祝二老爷,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压根儿不值得全脸面。
  更何况当年,祝二老爷是捡了亭霜父亲的便宜,这才袭的爵,这些年却对亭霜没半点看护之情,实在让他们这些友人瞧不上的很。
  忍不住便要说话刺一刺。
  唯有永平郡主,觉得这样冷言冷语地对待一个小姑娘,也实在过了些,蹙蹙眉,道:“都这时辰了,再晚些听香居就要落锁了,咱们还是快些去,莫要在这儿耽搁功夫。”
  祝亭霜微颔首,径直朝外走去。
  方才他们说话时,她只在旁边冷眼瞧着,不和太子一块儿指责宜臻,也不偏帮自己亲妹妹,神情淡淡的,如高山上不可亲近的寒霜,什么都没放在眼里。
  事实上,宜臻是不是难堪,是不是想哭,根本就不值得这些人费心。
  反正整个伯爵府,他们也只瞧得上亭霜,其余那些子,连摆在台面上和他们说话的分量都没有。
  脚步声渐渐走远,遥遥的还能听见谈笑声。
  月光透过树枝,在台阶上落下破碎的影子。
  宜臻抚平衣袖,睫毛盖住眼眸,神情平静:“走罢,别让祖母等久了。”
  珩哥儿说,打不过人时,便要学会忍。
  怎样也要忍。
  谁让自己没本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27章
  宜臻到寿安堂的时候,果然见到了大伯母和亭詹。
  寿安堂坐落在仪门内,正中三间正房,丹楹刻桷,庭院开阔,是祝府最气派的一处居所。
  月光落在院子里,把青石阶照的如水般粼粼。
  五少爷祝亭詹正在堂屋前玩走圈,他这个年纪,正是精力充沛,人嫌狗憎的时候,跑的满头大汗也不肯歇,直到大伯母拿栗子甜糕来,哄着他吃,他才消停了一小会儿。
  这会子,大伯母又蹲在亭詹身边帮他擦汗,眼里满满都是无奈:“出了这么些汗,夜里可别再贪凉踢被子了,不然明日起来受了寒,可有你好受的。”
  亭詹扭着身子,专心致志地吃糕点,并不把她的话放进耳朵里。
  只不过大伯母也不在意,依旧细细拿帕子擦他额间的汗,神情极温柔,动作极细致。
  宜臻其实知道大伯母张氏为何这般疼爱亭詹。
  她膝下无子,二姐姐与她又不贴心,祝府这样的人家,改嫁是不可能的事儿,她便一直都想着要过继个男孩。
  亭詹如此得祖母宠爱,又一直有“大伯转世”的歪称,她爱屋及乌,自然把亭詹当做最好的选择。
  虽然用脚指头想都知道父亲定不会同意,但祝大太太心里头清楚,只要说动老太太,亭詹也愿意接受她这个母亲,二弟的意见,有时候并不太要紧。
  只是目前来看,亭詹......
  “五姐姐!”
  小男童一把挥开大伯娘给他擦汗的手,像只健壮的小老虎蹬蹬蹬跑过来,兴奋道,“五姐姐,你不生病了?”
  “已经好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