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阿淳      更新:2022-08-31 14:12      字数:3674
  后头的事儿,也不用再如何细说了。
  卫夫人被关在这寥落的山林尼姑庵内,避开人世,每日里做的最多的便是念经诵佛,为儿女祈福,以及,迎接圣上偶尔的“临幸”。
  她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想死不能死,担心会连累娘家和两个孩子,只能被迫对于一个色.欲熏心的男人曲意逢迎,生不如死。
  终于,在卫珩找到她的前一刻,她彻底解了脱。
  贵妃不知怎么,也查到了皇帝这个“宫外姘头”的居所,气势汹汹地派人来算账,扬言要替圣上“清清那些妖言惑众的狐媚子”。
  卫珩赶到时,卫夫人已经被生生被打去了半条命。
  大夫说,就算有灵丹妙药,也只能吊最后这几个时辰了,有什么后事,趁着这功夫早些交代完全了最好。
  卫珩便问母亲还有什么心愿。
  卫夫人笑道,临去前能再见你一眼,我最大的心愿已了。若是可以的话,我还想再见见你那未婚妻祝五姑娘,我有些东西想给她。
  .......
  “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想出来,母亲究竟哪里犯了他们的。”
  寂静的夜晚寺庙内,少年挺身而立,望着高山之上皎洁的月亮,语气淡淡的,“平誉你说,我母亲哪儿做错了?”
  平誉在他身旁低着头不敢说话,甚至连呼吸都不敢发出太大声响,生怕触了主子的霉头。
  “这世道谁当帝王,本与我无关的很。”
  卫珩垂下眼眸,嗓音淡的仿佛能被风吹散,“可这样的帝王,当着当着,对于天下人来说又有什么意思?”
  山野四周静悄悄的,连虫鸣都难得闻见一声。
  平誉只恨自己怎么没聋,竟然听见了这么惊世骇俗的话。
  万一日后主子回过神了要灭口,第一个要灭的便是他。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传来吱呀一声,厢房的屋门被打开了,一个身姿纤细的姑娘缓缓走了出来。
  “卫公子。”
  她避开他的视线,低垂着眉眼,声音轻轻的,却很稳,“您节哀。”
  他们都晓得这是什么意思。
  平誉在庭院内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卫珩静静站在原地,风带起他的衣袍,月光拉长他的身影,在这样的夜色中,显得分外寂寥。
  他问:“母亲有没有话要你带给我?”
  “卫夫人说,让你立刻回霁县去,再不要管她的后事。不出半个时辰,自会有人来替她处理身后事,不需要你操一点无用的心。”
  “她希望你心里的母亲,不是如今的她,而是三年前那个因病逝世的卫夫人。”
  宜臻顿了一下,又道,“她说,她知晓你从不肯听她的话,但这是她此生最后的心愿,恳求你听哪怕一次也好。”
  “所以,她也不肯让我见她最后一面?”
  “......是。”
  望着少年寥落的身影,宜臻有些不忍,几乎是强撑着说完了最后几句话,“她说她不是你母亲,你母亲早入了卫家的墓地,所以不管她日后被葬在哪儿,都不许你去查去看,只远远忘在脑后对她便是最好。”
  这三年的人生,对卫夫人来说是耻辱和悲史。
  她希望在子女心里,自己是完美无瑕的一个母亲,干干净净地去,不带一点脏污名声。
  而非作为皇帝藏在外头的外室,被有名分的侧室活活打死,既玷污了这座尼姑庵,也玷污了嵇家的门楣。
  她不愿。
  “好。”
  卫珩垂下眼眸,轻轻扯了扯唇角,“我知晓了。”
  然后就真的很乖的,也不问母亲和宜臻说了什么,也不擅自迈步进入屋内,抬起腿,径直朝院门走去。
  “先送你回府吧。”
  走到院门时,他忽然想到什么,又回过头来,神情平静,“今日这样晚请你来,实在抱歉了。”
  “没有什么好抱歉的。”宜臻走上前去,“这些年,你帮了我许多忙,我还欠着你数不完的人情呢。日后你再有什么需要人的地方,尽可以来找我。”
  言罢,她摸了摸藏在袖子里的手腕,把刚刚得到的手镯子往上拨了拨。
  这是卫夫人给她的,说是她打娘家带来的传家宝,很有些年头了,希望她能好好收着。
  念及方才与卫夫人的那一场谈话,宜臻在心底默默叹了口气。
  她觉得卫珩这么善心,说不定都是学了卫夫人的。
  这一对母子,不管是哪一个,都好的让她觉得羞愧。
  不知不觉马车已经行到了祝府外街,卫珩送她一直到角门处,临别前,宜臻想了想,到底还是没忍住,多了一句嘴:“卫公子,那婚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长辈订下的婚事,我没资格退。”
  少女愣了愣。
  她整个人都藏在宽大的斗篷里,只露出一个脑袋,脸蛋小小的,椭圆的,在月光下白的就像一只面团儿。
  “小团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他俯视着她,眼眸里的情绪很淡,让人感到一种摸不透的辽阔。
  “从今日起,”
  他说,“你卫珩哥哥就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了。”
  作者有话要说:卫珩:这婚事,你死也退不了了。
  第30章
  宜臻最终还是没有把那只怀表还给卫珩。
  当天夜里,她怔怔地盯着少年的眼眸盯了半刻,被那里头的空阔和寂寥镇住,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直到卫珩朝她微微颔首,打算告别时,她才忽的反应过来,扬起一口着急的小奶音:“卫珩小哥,你可千万先别走,你等我半刻钟!”
  而后不等卫珩回答,就嗖地转身,蹬蹬蹬往角门内跑。
  顺便不忘留下一句小声又严肃的嘱咐:“小枣,你在这儿看着,莫要让人走了,否则你也不要回来了。”
  卫珩就站在离她起跑点不过四五步远的地方,闻言轻轻一挑眉,不知道该当作听见还是没听见。
  但小姑娘已经跑远了。
  披在身上的斗篷有些大,随着她奔跑的动作四飘八荡,还差点绊了脚,她干脆揪住斗篷往身上一裹,把自己裹成一个黑茸茸的团子。
  从背后望去圆滚滚一团,让卫珩忽然忆起很久很久以前,在动物世界里看见过的一只猫头鹰幼崽,扑腾着翅膀走的笨拙,脑子还不太灵光。
  真是形神具备。
  神似猫头鹰的祝姑娘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角门后回廊里,卫珩收回视线,正好对上一个小丫鬟瞪的圆滚滚的杏眼。
  是祝宜臻的丫鬟,好像叫红枣还是大豆,也不知道哪根筋出了毛病,正一眨也不眨地死盯着他。
  “谁教你的规矩?”
  明明是句问话,少年的语气却如他的神情一样寡淡。
  小枣一听见规矩两个字就发颤,傻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旁边的平誉立马站出来斥责道:“谁教你的规矩,你们祝府里,奴才都能这样没礼没节地直直盯着主子瞧了?”
  小丫鬟顿时软了膝盖,哭丧着脸,扑通一声就在地上跪了下来。
  而后嘭嘭嘭用力磕了三个响头。
  这是思绿姐姐告诫她的。
  “姑娘从来不冤枉好人,不论你被旁人冤屈了什么事儿,她都会允你自己先解释解释,明明白白说清楚了,姑娘自会去给你查。当然,若是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你,一开口便要问你的罪,那你辩解再多也是无用,老老实实跪下来磕三个响头,说不准还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宽恕你几分。”
  思绿其实也教的没错。
  只是小枣自小被父母养的木讷羞怯,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晓得如何去审时度势看眼色,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什么情况是不许她说话的,什么情况又是给她解释的机会的。
  她这样的榆木脑袋,很惨,正巧是卫珩最厌烦去交流的那一种。
  若不是骨子里还带着几分现代人的思维情感,他此刻都不会叫她起来,干脆让她自食其果,在地上跪到她主子出来算了。
  于是宜臻跑的面颊红扑扑,怀里不知道揣着什么东西,急匆匆从府里奔出来时,就看见自己的丫鬟小枣站在老远老远的地方,耷拉着脑袋,和拉着马车的马大眼对小眼,不晓得在做什么。
  不是让她看着卫珩吗,她怎么跑去看马了?
  不过此刻也没工夫追究这个。
  宜臻踩下台阶,举起手里的木匣子:“卫珩小哥.......”
  “你可以喊我哥哥。”
  卫珩打断她,“或者大哥哥,或者大哥,或者哥,都随你。”
  宜臻的思绪一下就被他带偏了,好奇地问:“为何偏偏不能喊小哥?”
  “你非要喊也能喊。”少年语气平淡,“只是很像一个砸糕小妹在喊她隔壁家的卖货郎而已。”
  “......噢。”
  宜臻没有接触过处州的砸糕小妹和卖货郎,不晓得那里的称呼是怎样的,便从善如流地接受了卫珩的建议。
  她把手里的木匣子举的更高了一些,仰着头道:“卫珩哥哥,这是......”
  “你缺不缺丫鬟?”
  小姑娘一愣:“啊?”
  “日后你要是缺人使唤,就去轩雅居找老金,他手底下人多,有身手好的,有特地学过厨掌勺的,有能诊脉下毒的,也有会唱曲跳舞的,我算你成本价,百两银子一个,你尽可以拿着银子去买。”
  大概是和卫珩书信来往久了,思维方式也莫名被他带跑偏,这么长一段话听下来,宜臻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说自己不需要跟他买丫鬟,也不是困惑自己为何要找他买丫鬟,而是——
  “凭什么这么贵呀?”话还未来得及过脑子,就脱口而出,“京城二品大员一年的俸钱还不到百两呢。”
  虽然她祖父还有七百石俸料,一千二百亩职田和二百八十两的仆役钱,可实打实发到手里供自己散花的现银,确实只有九十二两并八十贯。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