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作者:阿淳      更新:2022-08-31 14:12      字数:3949
  小姑娘皱着脸,费劲地解释,“可是你方才就没认真听,我说我有许多伙伴,你就说了不起......你看,我这样说出来,又好像听不出什么毛病,可是你真的是极敷衍的......”
  “我明白了。”
  卫珩打断她的话。
  叨叨絮絮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最后都要把自己说委屈哭了的小姑娘停下来,神情瞧上去明显有些烦恼。
  “我明白你的意思。”他弯着唇,弧度很淡,语气却很是难得的柔和,“你不是气我不听你说话,而是觉得我不尊重你,对不对?”
  “......对。”
  寂静了一会儿。
  宜臻思来想去,觉得这样一串话说下来,好像显得自己有些小孩子脾性,太幼稚任性了些,忍不住又开口解释道:“我也不是所有话都要你那样细致地听,只是我说出口了的,都是我想过了两三遍,真的想与你说的话。我想告诉你我也有伙伴,也能收到许多帖子,只是我不愿意时常出门而已,倘若我要想出去玩的话,也能寻得到人一块儿,我并不是你想的那样......那样不厉害。”
  她也还是有点儿了不起的。
  也有许多说出去能够让人羡艳的人脉关系。
  虽然这些人脉关系,她从前从未对任何人炫耀过。
  但是她不想自己在卫珩心里,是个紫藤菟丝子一样的姑娘,只晓得依附与他人,自己却没半点本事。
  宜臻不想做这样的姑娘。
  虽然,虽然以往总是麻烦他,可她确实有在努力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本事,越来越能靠自己。
  她想让他知道。
  “好,我记住了。”
  少年颔首,揉了揉她的发髻,“对不住,方才是我出了神,我一直知道,宜臻是个厉害的姑娘。”
  宜臻眨了下眼睛。
  “只是你也不必要把心里的话想两三遍再说出口,想到什么都直接与我说就是了,以后你说的话,我会仔细听的。”
  小姑娘立刻弯了唇,唇畔陷下去两个涡:“好。”
  如果说,懂得尊重是宜臻最中意卫珩的一点。
  那卫珩最喜爱宜臻的一点,就是她很少自贬,不胆怯,不诚惶诚恐。
  譬如方才的事儿,一般的姑娘,甚至连这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领燕瑛华,听到卫珩道了歉,又许下了这样的承诺,内心都免不了要窃喜,又会有些受宠若惊,觉得自己未婚夫这样应了自己,是“施恩”,是极“宽容”极“谦卑”的品行。
  但宜臻不会。
  她只会觉得,既然自己做到这一点,那么卫珩就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她清清朗朗,明明白白地与你交流,能让你感受到,你是在与她“谈情说爱”,而不是在以庇护换“侍奉”,也不是在“临幸”什么弱小。
  “我们现在就回府去吗?”
  小姑娘偏过头,视线落在屋内喝的醉醺醺的几个人身上,犹豫片刻,“那他们怎么办呢?”
  “看他们自己的,看样子酒兴还未散,让他们继续喝就是了。”
  “可是燕姐姐......”
  虽说在燕姐姐眼里,林呈和季连赫都只不过是弟弟。
  但也就只有他们这些人知晓在燕姐姐眼里,林呈和季连赫都只不过是弟弟。
  外人要是瞧见了这场面,亦或是听说了这场面,甚至只是捕点风捉点影,都不得扯出多么难听的词来呢。
  燕瑛华如今算实岁,已经二十六了。
  她是宁王爷最疼爱的独女,也是宁王爷最看重的下属之一。
  身为一个女子,征战沙场,领兵打仗,不仅自己管着一队铁血女子兵,还能把那些征战多年的男儿将士们训的服服帖帖。
  若说本事,宁王几个儿子加起来,也不如这么一个女儿。
  可不论燕瑛华领兵打仗的本领有多出色,世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也还是只有一件事儿:昭华郡主还云英未嫁。
  身为一个女子,年方二十六了还未嫁得出去,谁知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毛病呢。
  为着这事儿,宁王妃从一个深居简出的礼佛之人,成了满琼州最爱摆宴设局的一位高门太太,就是想给女儿寻一门合适的亲事。
  但也许是昭华郡主“铁血女将”的称号让那些男子们不敢接近,又或者是她“混迹于军营之中,谁知清白不清白”的名声让那些官太太们有了偏见,这么多年,宁王妃从来就没寻到过一门合适的亲事。
  她瞧上的人家,不愿意娶;愿意娶的,她又瞧不上。
  拖啊拖的,就拖到了如今这年岁。
  方才喝酒吃古董羹时,趁着季连赫又兴致勃勃地炫耀起他新得的刀,宜臻就悄悄地试探过燕姐姐这件事儿。
  燕姐姐潇洒地摆了摆手,笑道:“这有什么,我本也就没打算要嫁人。如今这样多好,吃肉喝酒,驰骋沙场,何必非要寻个人来拘着自己呢。”
  话是这样说的。
  可说这些话时,宜臻分明瞧见了燕姐姐神情里的落寞。
  宜臻还是个姑娘家,不能给燕姐姐寻合适的人家,也不知道燕姐姐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毕竟方才这样的情形,她也不敢问深了。
  可她想着,不论如何,都不能就自暴自弃不管不顾,女子的名声珍贵的很,便是真的一辈子不嫁人,也不能就这样轻率地丢弃了。
  卫珩能猜到她心里头的想法,蹙了蹙眉,淡淡道:“放心罢,王府的人就在楼外候着,我派人下去说一声,到了时辰,他们自会上来寻人回府的。”
  “回哪个府里?”
  “这我就管不着了,宁王在京城总有几处宅子,你问我,倒不如亲自去问她。”
  ......
  宜臻没有问燕瑛华,并且最终还是乖乖地、独自地跟卫珩上了回祝府的马车。
  燕姐姐那里,她很认真地去道了别,但对方今夜喝了太多的酒,眼神已然不是太清明,只胡乱点了头称知道了。
  旁观的人一瞧就知道她是完全醉的。
  好在由于他们即将下楼之时,昭华郡主就忽然开始耍起酒疯,抽开腰间的鞭子在屋子里四处晃荡,整个包厢内瓷器碎裂声不断。
  卫珩实在是看不下去她这样糟蹋自己的东西,握住她的鞭子,直接让王府里候着的下人上来,把她给强硬地拖回了她自己府里。
  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但无论如何——
  宜臻担忧了好久的姑娘家的安全和声名总算是得到了保障。
  她安安心心,欢欢喜喜地坐上了回府的马车。
  只不过真当车轱辘滚滚地转,好容易赶到了祝府角门处时,她又情不自禁地低落起来。
  “怎么?可是今天晚上季连赫又与你说了什么招你了?”
  他们这会儿已经下了马车,就站在祝府离寄春居最近,也最不招人待见的西南角门外。
  这样晚的时辰,门已经落锁,也没有人守夜。
  但不论是卫珩还是宜臻,手里头都有这门的钥匙。
  卫珩回过头想问什么时,就看见小姑娘耷拉着脑袋,沮丧又低落跟在他身后的模样,活脱脱一副被大黑熊挠了一爪子的模样。
  他停下脚步,开口多问了一句。
  “不是。只是......”她微顿,几瞬后才继续道,“只是我方才想,如果我是个男子就好了。”
  卫珩微微扬眉。
  “若是我是个男子的话,我就可以大摇大摆地随意出府,可以如同季连赫那样,说什么做什么也不管不顾,可以每日都如今日一般,约了相熟的老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到了深夜才回府。”
  少女垂着眸,声音低落,“我有时候总想,我为何偏偏就投胎成了祝宜臻。倘若我要是个男子的话,我该要有多开心呢。”
  角门外陷入了寂静。
  这是一条长巷子,却并不住旁的人家,整条巷子两边只有两座府邸,一边是祝府,一边是前德安侯府的宅院,如今尚还荒废着没有被指派出去,所以并没有住人。
  而祝府在这一面围墙,又只开了西南这么一处小角门,由于不连着街面,又不靠近主子们的宅院,这小角门凄清的很,平日里只有一个十一二三的小子和一个年迈的老婆子在守着。
  婆子老眼昏花,小子玩忽职守。
  而宜臻的寄春居就在这西南角门附近。
  进出是极其方便的,一路从角门到寄春居,还不用经过夜里婆子们巡审的路。
  所以她才如此安心地,极其大胆地,溜出府和卫珩一块儿去喝酒。
  又如此安心地,极其大胆地,和卫珩就站在角门前说话。
  “你放心罢。”
  月色与树影中,少年垂下眼眸,面无波澜,嗓音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懒散,“有朝一日,我总会让你像这天下的男子一样活着,想说什么想做什么,都不必顾虑到世人的言论,世人也不敢有言论。”
  他仿佛在许什么了不得的承诺一般,凝视着青石砖上流水一般的月色,又重复了一遍:“有朝一日。”
  宜臻忽然有些惶恐。
  她总觉得这话牵扯到了旁的什么更大的东西,她不太知晓,但她有种隐隐的感觉。
  “我不要你这样答应我。”她说,仰着脑袋,眼睛里波光粼粼,“我自己就会做到。我都同你说过了,我其实也是十分厉害的。你要信我。”
  少年一怔,而后扬起唇,笑意淡淡,“好,我信你。”
  但是我也会替你去做。
  “卫珩哥哥,我能不能问你一件事儿。”
  “你说。”
  “我有些......有一点儿想知道,你究竟在做什么事儿?”
  卫珩忍不住笑了:“什么什么事儿?”
  宜臻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下他的神色,觉得他好像没生气,还带着几分鼓励的意思,就稍微松了一点心,继续道:“你总是好像很繁忙的样子,每日里都有许多事情要做,也不止是念书,也不止是经营,也不止是想做官,就是,就是我总是不太明日,你日后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呢?是要做生意,还是要做官,还是又要做生意又要做官?可就算是这样,太子为什么又要对付你?大宣朝那么多又做官又私底下做着生意的人,他怎么都不管?”
  ......
  巷子里又是一片寂静。
  少年好久都没有回答。
  “我不是想要探听什么的意思,我就是想告诉你,你千万不要做得太多余了,你也知晓我爹爹是怎么被贬去的黎州,他就是想着很多事儿,觉得自己都要做,可又不知道慢慢来,不知道收敛一些......”
  “但是我想的事儿,或许比你父亲更多。”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