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节
作者:许湖      更新:2024-04-04 15:01      字数:3474
  “诶?”徐槐眼睛睁大,惊喜地朝来人挥了挥手,“飞跃!”
  “好久不见啊哈哈哈!!”穿着一身鲜亮的红色雪服的王飞跃在他们面前刹停,扬起一片雪尘。
  “无忧,我刚才在起点看到你跳最后一个跳台了,超牛!搁主场作战,这不拿个冠军说不过去吧?”
  他身后,又有同样身穿红色滑雪服的人先后落地,减速滑行过来,跟徐槐杞无忧打招呼。
  他们都是国家集训队队员,现在的身份是赛道试滑员。尽管没能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但也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到了冬奥会里。
  运动员在正式比赛前,都需要有三四名试滑员先行试滑,压实雪道、测试场地,帮助运动员赛出更高水平。
  “你们也是今天开始训练吗?”徐槐问。
  冬奥会试滑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只有在国家集训队重点培养的运动员才有可能成为北京冬奥会的试滑员。
  他们也同样需要训练,只不过,训练的重心不再是技术动作,而是对赛道的坡度、弯道、平整度等问题进行测试,并反馈改进意见。
  王飞跃:“不是,我们试滑过好几趟了。”
  “我们昨天就开始训练了!”有个小队员十分骄傲地说,“我是第一个在雪长城上滑雪的运动员。”
  雪长城昨天就塑形完毕了,第一批在赛道上滑行的人并非冬奥参赛选手,而是这些试滑员。
  徐槐竖起大拇指:“你们都很棒!”
  这之后,杞无忧又在第二个道具区练了几次,着重练习落杆的精准度。
  傍晚时分,训练结束,杞无忧才摸到手机。
  屏幕上有几条未读消息。
  【田斯吴:[图片/]】
  【田斯吴:视频.mp4】
  【田斯吴:替你先滑了,这场地是真的牛逼,感受一下】
  田斯吴也被选为了试滑员,现在正在首钢大跳台训练,他发了几张大跳台近距离的照片和视频过来。
  杞无忧回复完他的消息,又点开下面的聊天框。
  【应均:无忧,今天雪长城正式开放了,你去试滑了吗?】
  【应均:我下午五点半左右会和摄像去里面拍素材,如果你也在的话,可以耽误几分钟时间接受个小采访吗?如果徐教练也能说几句就更好了!】
  杞无忧看了眼时间,五点四十。
  他把屏幕上的消息拿给徐槐看。
  “没问题啊,”徐槐相当乐意,“我们去哪里找他?”
  【qiwuyo:好,我现在在终点,你们在哪儿?】
  对方很快回复。
  【应均:在媒体中心,稍等,我们过去找你,马上出来!!】
  第193章 祝你无忧
  媒体中心位于云顶公园中央,而雪长城在公园西侧,赶过来需要一点时间,两人便在终点区等了一会儿。
  身后,又有前来试滑的运动员从赛道上滑过来,用蹩脚的英文和他们打招呼:“ryan,yoyo,你们不再滑一趟吗?”
  他把雪镜往上扒拉到额头,露出一张有些青涩的亚洲面孔,脸上带着腼腆的笑。
  这是一位日本选手,今井野的师弟渡边健太,杞无忧在赛场上与他打过交道,尽管年龄很小,但实力不容小觑。
  “不了,”徐槐朝他笑笑,摇头,“我们已经滑了一下午,现在需要休息一下。”
  又看向他身后,“你教练和队友没有来吗?”
  “来了,不过他们没有我跑得快!”渡边健太神色有几分得意,“现在应该还在起点排队。”
  “这么快啊,那你的速度应该和yoyo不相上下了。”徐槐笑得眯起眼睛,伸手揉了揉杞无忧的头发。
  渡边健太听到这番话,简直备受鼓舞,握了握拳:“哈哈,那我还需要努力!”毕竟大家都知道,杞无忧的滑行速度与爆发力在单板滑手中是数一数二的。
  ……
  “无忧,徐教练!”
  一道清脆的女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渡边健太面对着徐槐和杞无忧,刚好可以看到他们身后的两个人,一男一女,人还没走近,但他眼尖地瞄到了此生最害怕面对的摄像机与话筒,于是率先遁逃:“我再去滑一趟,拜拜!”他说着挥挥手,便抱起雪板一溜烟儿跑开了。
  徐槐也朝他挥挥手。杞无忧回过头,看到一位肩扛摄像机脖子上挂着媒体证的大哥朝他走来,身后跟着一位同样脖子上挂媒体证的女生,她头上戴着一顶看上去很暖和的白色绒帽。
  杞无忧看看摄像大哥,又不确定地看看女生。
  “……应均?”
  “是我。”女生一双杏眼弯弯,笑着应道。她声音温柔,又有种清脆透亮的质感。
  “不过,”她又说,“我叫应筠,一个竹字头一个均,念yun。”
  “……”杞无忧尴尬沉默了好一会儿,“哦,不好意思。”
  不知道怎么回事,手机里给她的备注是应均,而且还以为她是男生,杞无忧此刻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没事儿,这个字本来就是多音字嘛。”
  “对了,刚才那位是……”应筠好奇地望着已经跑远的背影,顺势转移话题。
  “是日本的滑手,渡边健太。”徐槐说。
  “噢,我知道他的!”应筠顿时了然,“刚才没看清,我还以为他也是中国人呢。”
  她望着徐槐,眼冒小星星:“徐教练比照片和视频里还要帅诶。”
  “采访。”一旁的摄像大哥无奈提醒道。
  “好的!”提到正事,应筠表情一秒变正经。
  杞无忧仍在状况外,好像还没有从刚才的尴尬中缓过神来。徐槐见状,脸凑过来,和他小声咬耳朵:“没关系,我也不认识那个字。”
  杞无忧更郁闷了:“我认识啊,但是……”
  他怀疑自己失忆了,对这个名字根本毫无印象,不知道什么时候加的好友,也不记得有过什么交集。总觉得这个人是凭空出现在他列表里的。
  摄像大哥站在几步远的摄像机后面,比手势朝他们示意,设备已经调试好,随时可以开始录制,应筠便把采访要问的问题提前和两人对了一下。
  由于时间原因,她问的都是比较常规的问题,试滑雪长城的感受,在冬奥村的生活,以及对冬奥会的展望等等。
  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杞无忧早已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板,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顺畅地回答完。
  很快便采访完,冻得不住搓手的摄像大哥收起设备,他们等会儿还要去运动员餐厅拍一些素材。
  “你们要继续滑吗?”应筠问。
  “我们正好也要去吃饭,一起走吧。”徐槐主动说。
  走在前往运动员餐厅的路上。
  “听小杞说,你们是初中同学?”徐槐问。
  “我是她学姐,比他高两届呢。”
  徐槐似乎很感兴趣,“是吗,那你们怎么认识的?”他侧头看向身旁的杞无忧寻求答案。
  “没印象了。”杞无忧对上他视线,坦言道。
  应筠:“哈哈,倒也不算认识。”
  “不算认识?”摄像大哥语气惊讶,“那你还给我看合照看小纸条?”
  “什么合照小纸条?”杞无忧听到这话也懵了。
  “哎呀,就是……”应筠在同事面前可以大大方方地炫耀,但面对着当事人,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我们学校有一年元旦汇演的时候,无忧上台表演节目,当时我是主持人,彩排的时候我们合照了。”
  “无忧的哥哥帮我拍的,后来还拿了无忧的小天才电话手表,让我扫他微信。”应筠语气带笑,说到“小天才电话手表”这几个字时刻意加重了音。
  杞无忧:“……茅邈?”
  茅邈在去塔沟武校学武之前,和杞无忧在同一所初中上学,他女生缘特别好,认识应筠也不奇怪。
  “对。”
  经应筠这么一提醒,杞无忧脑海中缓缓浮现出一点模糊的印象。
  初一上学期元旦汇演,杞无忧被赶鸭子上架表演武术。他压根不记得和谁合过影了,但是依稀记得,汇演结束后,茅邈借用了他的电话手表。手表有拍照功能,他以为茅邈是要拿来拍照,以前也经常这么干,于是没多想就直接摘掉手表给他了。
  还应均?都怪茅邈这个文盲……
  “小天才电话手表?”徐槐奇道。
  应筠:“就是小朋友戴的那种电话手表。”
  “哦——”徐槐抓住杞无忧的手,摸摸他空空如也的手腕,故意问道,“现在还有吗?”
  杞无忧内心一囧,面无表情地抽回手:“早没了。”
  事实上,那个手表现在还好好地放在家里,只是不会再带了。
  “那小纸条又是什么?”徐槐仿佛一个好奇宝宝。
  “毕业的时候,学校组织七八年级的学弟学妹写毕业赠言给我们,写在叠成千纸鹤的纸片里面,”应筠顿了顿,望向杞无忧,“无忧,你还记得你写的是什么吗?”
  “记得。”杞无忧点点头,这件事他记得很清楚。
  毕业快乐,祝你无忧。
  当时他不知道写什么,随手写了这样一句话。
  爷爷给他起名字的时候告诉过他,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很美好的祝愿。
  “是你收到了啊。”他抬起眼看应筠,有些意外。
  女生抿着嘴笑了:“对呀。”
  其实收到的人并不是她,而是她的后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