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节
作者:舒书书      更新:2024-04-28 17:11      字数:3143
  再说林炳威爱的只是他的孙子罢了,并不是一一。
  林炳威不再出现以后,唐家的日子也就?不再受林家的干扰了。
  林家大变了天,他们一家五口人的生活没什么变化。
  唐海宽和吴雪梅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照顾饭馆里的生意和一一。
  一一每天只需要上好自己的学,在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的疼爱和教导之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林霄函忙碌在单位和家之间?。
  初夏忙的事情则更?多一些,唐园酱菜厂、一品宴餐厅,还有现在正在动工建造的五星级酒店,都需要她把?控大方向。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自己的日子,自然没空关心别人。
  但?胡同里闲着?的人多,那没事都在关心别人家的事。
  尤其饭馆里每天都人来人往的。
  于是即便不主动去?问,也能知?道四面八方的事。
  这四面八方的事里,自然也包括与他家有着?亲家关系的林家的事。
  譬如林炳威在遭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之后,伤了元气心力不足,没了以前的精气神,工作上出现重大失误,被降了职。
  想他以前工作上一直小心翼翼,连那十年间?都没有出过任何?差错。
  在改革开始以后,他走的也一直都是保守路线,不求做出什么大的了不得的成绩,只求平平稳稳不出错。
  结果没想到,最后出了个大错。
  这事当然也算得上打击,但?对于林炳威来说已经是毛毛雨了。
  人在走背字的时?候,干什么都干不好,喝凉水都塞牙。
  而他没想到的是,后面还有更?背的。
  两年以后,出现了国企下岗潮,大厂也顶不住亏损开始陆续倒闭,铁饭碗神话?彻底被打破,而他就?在第一批下岗浪潮当中。
  从此?,他真的变得一无所有了。
  不过生活并没有让他完全陷入绝望之中。
  他的小儿子林浩博入狱后遵守监规、积极参加改造,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表现良好,两年满后减刑为无期徒刑。
  下岗以后,由于年龄大不好找工作,林炳威做起了以前自己最为瞧不起的个体生意——和陆芳莹一起支了个小摊卖煎饼。
  在时?代浪潮的无情翻滚之中。
  他们从曾经的风光无两,走到了生活的最底层。
  第162章
  镜子前。
  陆芳莹抬着手在耳朵后面卡上最?后一根黑色发卡。
  头发盘好了, 她对着镜子转着头又左边看看右边看看。
  还是全部染黑了的头发看起来舒服一些。
  林炳威在客厅里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叫她:“你收拾好了没有??”
  陆芳莹应上一声出来,拿上自己的布包, 和林炳威出门。
  今天他们不出去摆摊做生意。
  陆芳莹收拾这一番,是和林炳威一起去探视林浩博。
  林炳威下岗以后又过去了五年时?间。
  这五年里, 他们两口?子除了每天出门摆摊赚点生活费, 每个月也都会空出来一天,定期去监狱探视林浩博。
  今天两人去到监狱里,还是和之前一样。
  隔着铁栏杆玻璃墙和林浩博说说话,鼓励他在里面好好参与改造, 也给他带了点需要用到的基础生活用品和衣物。
  每次探监,都是一次煎熬与折磨。
  尤其是陆芳莹, 每次看到林浩博都心疼得心在滴血。
  但她也不会表现?在脸上, 保持正常状态, 只说轻松高兴的话题。
  林炳威说的话相对少一些。
  即便跟林浩博说两句,也都是十分严肃的。
  他要他在里面认真悔改, 好好接受改造。
  而每次的探视时?间只有?三十分钟, 说不了太?多?的话。
  探视完从监狱里出来, 两口?子便是从脸色眼神到心里,都是一副失落落空落落的模样, 要好一会才能从这种状态中缓过来。
  虽说坐牢的是林浩博。
  可?他们又何尝不是在跟着一起受刑。
  坐在出租车上回家。
  路上路过一片别墅区,陆芳莹伸着头仔细瞧了一会。
  瞧着的时?候嘴里说:“这里住的都是有?钱人吧?”
  坐在她旁边的林炳威没说话, 前头的司机师傅出声接话道:“可?不是么,能住到这里头的, 那?都得叫富豪, 听说他们都是出门有?车,进?门有?佣人, 随随便便买个皮包买个表,都够普通人家生活半年一年的。”
  陆芳莹又道:“这不又过回封建社会那?一套了?”
  司机师傅笑道:“那?可?不一样,想进?这些人家里当司机当佣人,可?都不容易,那?工资比在外头干别的工作可?高多?了,还舒服。”
  陆芳莹收回目光,往林炳威看一眼。
  看林炳威直接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她便也就没再往下说了。
  听说唐家一家也住别墅去了。
  这么想来,他家现?在应该也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吧。
  可?真是让人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生活。
  出租车过去了。
  别墅区的大门里出来一辆轿车。
  轿车上路后徐徐前行,直奔天仙庵胡同而去。
  轿车在八号院外停下来。
  唐海宽和吴雪梅从车上下来,见到邻居笑着打声招呼。
  如?今这胡同里,年轻人大多?分房的分房买房的买房,但凡是有?点条件的,都想尽办法搬出去住了,留下的多?是些年纪大的人,还有?就是实在分不到房也买不起房的。
  初夏买的房子足够大,唐海宽和吴雪梅自然也就跟着一起搬出去住了。但他们还是习惯过胡同里的生活,所以每天都过来。
  改革二十年,外面发展得日新月异的,但天仙庵胡同没什么变化。
  胡同里的老房子和以前一样,唐家开?的饭馆也和以前一样。
  甚至于连饭馆里的菜,这么多?年也没变过味道。
  唐海宽和吴雪梅来胡同里没别的事,除了看一看饭馆里的生意,剩下的时?间便是和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们在一块,下下棋打打牌,享受老年生活。
  当然唐海宽和吴雪梅看起来并不怎么老,两人虽都是六十多?的年纪了,但看精神状态,说是五十来岁也使得。
  与唐海宽和吴雪梅比起来,韩庆天和王翠英不管是真实年龄还是外貌上看起来,那?都是很老了。
  他俩也算是长?寿了,两人都七十大几了。
  因为年纪大了脑子跟不上,别人下棋打牌的时?候,韩庆天都是在旁边看着,偶尔出声说上两句话,只当是参与了。
  而王翠英眼睛都花了,还时?不时?捻着线头努力穿针做针线。
  初秋时?节,中午时?分热意仍有?些盛。
  吃完午饭眯眼休息了一会,唐海宽便又拿上扇子,出去到胡同里找棋友,在有?凉风的老槐树的树荫之下,在棋桌边坐下来观战。
  在旁边看上一会,人家让位置给他来下,他便又下上两盘。
  唐海宽下棋向来比较慢,这又看着棋盘上的棋不动了,像是在琢磨什么大谋略,其他人也不急,就这么耐心等着他走棋。
  然后他还没下定主意,旁边忽有?个人出声说:“把马往左前方走一步。”
  唐海宽听到这话没考虑这么走好不好,而是下意识抬头看了眼。
  原是下意识的不经意的。
  结果在看到旁边说的人时?,他猛一下愣住了。
  其他人看他愣住,也便都目露好奇,转头往旁边的人看了过去。
  这一看过去,其他人全都愣了。
  眼前这人既熟悉又陌生,真是让他们下意识想认又不敢认。
  在棋桌边坐着的人全都没有?出声。
  站着的那?人又笑着挨个跟他们打招呼:“海宽叔、秦大爷、周叔……”
  等他打完了招呼,唐海宽才有?些回过神来。
  他仰头看着眼前的人,用非常不确定的语气出声问:“你是……”
  站着的人又笑着回他一句:“海宽叔,我是韩霆。”
  听到这话,棋桌边的人俱是一愣。
  虽然刚才看到的时?候就联想到了,虽然听到了确定的答案,但还是完全不敢相信。
  然后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韩霆已经又跟他们打声招呼,继续往胡同里去了。
  看着韩霆往胡同里去的背影,棋桌边的人收回目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个人脸上都是大白?天活见了鬼的表情。
  片刻回神小声议论起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