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者:酌以      更新:2024-05-01 17:52      字数:1959
  “我是,我是郑大。”站中间的这一位见此忙出声提醒,可见也不是第一次被认错了。
  “对,郑大。”阿姀尴尬地笑了笑,“你能招来干活又快又好的伙计,除了工钱好商议,我自然还要额外谢你。我叫人煮许多驱寒的饺子汤,将兄弟们的午饭都包了,你觉得如何?”
  郑大看了看两个弟弟,倒不是觉得这活儿不好。
  去年此时也有大雪,是商铺们的头子刘大掌柜统一找了扫雪人处理的,听说商铺们一家都交了好些钱,免不了怨声载道。
  可今年竟不知怎么的,这刘大掌柜也不出面做这主了。
  起初与州府商议商户自理时,那契约上写的便是若有积雪积水自行处理,州府只管失火扑灭。一连几年,也都顺利地过来了,可今年竟不扫了吗?
  也是,若想管的话,也不至于任由积雪成冰了。小商户们自然也不想交钱,索性就当没看见,自个儿走路当心点也就行了。
  大家就这样写心照不宣,已经放任了几场大雪将人滑倒了。
  阿姀也是看重这一点,才想到了这么个笨法子,想赚点邻里的好感,不至于到时白事部分也做起来,再招致许多麻烦。
  “我自然能帮娘子找到人来干活,只是娘子的这活计是要我们同扫雪人一样用铁锹?我们家中无地,只怕没这些工具。”郑大搓了搓手,不太好意思地解释道。
  阿姀眼睛一亮,从楼梯下的空地中掏出了奇怪的木头来。
  “瞧瞧这个,我专门找木匠制作了这样的工具,只是不知道好不好用。”
  郑家三兄弟睁着六只一模一样的眼睛,稀奇地看着这瘦弱的掌柜娘子举起了几根木头,又是一番刮目相看。
  这是由一根成年女子手腕粗细的主杆木头为支撑,利用榫卯结构将主杆嵌入底下用来扫雪的薄木条,在触底的那一面削尖并作出均匀的锯齿,好将地上压实的冰雪铲开。
  旁边还有两条短木头,也如法炮制地嵌入主杆的中下部。这样便形成了两个共用一条主杆的勾股形,以稳固支撑扫雪条发力。
  阿姀将东西拿到门口,演示了一遍具体用法。
  令郑大惊奇的是,这个木头竟然真的很好发力。他本觉得阿姀力气大,所以才看起来比较轻松,然而等到自己亲自上手时,才发现其精妙之处。
  “娘子,这是你自己发明的吗?”郑大摸索着扫雪杆,无不好奇地问。
  “这倒不是,我只是有了点初步的想法,具体细节是西街的孙木匠帮着一起改进的。木头的虽成本低,但永久了潮湿,木头就蠹了。所以也只能做为临时的用一用。”阿姀站在门前,“如何,这样的工具我订做了八个,可方便你们行事?”
  郑大爽快地答应下来,不到中午便拉拢了七个人来。
  正好两个拿着铁锹和篮子,八个可以用扫雪杆,都有了趁手的工具。
  “大伙听我说,咱们这位崔掌柜是聪慧的人,已经准备好了饺子汤一会儿给大家驱寒,大家就又快又好地把活儿做完,一块儿过来吃饺子!”
  郑大是个很有领头才能的人,经他这么一动员,便仿佛将军出战前亲自擂鼓似的令群情激昂。
  十人分了街头两边,相对着干起了活来。
  各家商户听见动静,也纷纷出来观望。
  “呀,崔娘子,没想到你是这样心善的好人呀!”这是对面开面馆的王大娘。
  “是啊,那日在街上便可见你和周娘子都是利落的人,开业了大家多来往啊。”这是隔壁的酿酒的冯大哥。
  阿姀发挥了嘴甜的特长,挨个地谢了一遍。
  做生意,最重要的也是搞好人际关系。今日这个钱,其实也可以不花。但花了还一下子见到了成效,阿姀就打心眼儿里觉得畅快。
  从都城到恪州的一年里,这便是她学到的东西。
  怀先生从前教她丹青,说天下擅丹青者如过江之鲫,各有各的长处。博采众人之长,也是你的本事。
  凭着这句话,阿姀一直默默地学,走到了今天。
  看着眼前这样热闹欢笑的场景,阿姀心中有大干一场的英勇。
  客人办喜宴,也可以介绍冯大哥的酒水;定流程久了,也可以在王大娘那儿叫两份面来给客人。
  总之能做的事情很多,远不止眼前所想的几样,处处都是入账的由头。
  等到存够了钱,就去招兵买马,然后……
  还没想完,马蹄声却将她脑海中一呼百应的场景打断。
  一行人声势浩荡,停在了阿姀门前。
  她转头望去,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衡沚。
  还是他那匹英武的马,衡沚裹着浅色的大氅,很有一副缓带轻裘的矜贵。
  自他继位之后,便鲜少再去城外军营。初见时那股嗜杀之气也消散了许多,如今越来越像王侯的样子了。
  衡沚没看阿姀,手中缰绳轻轻一约,语气不算和善,“魏工曹,本侯几日不在城中,这便是你说的东街冰厚难行?”
  魏虢晖也傻眼了。
  早上走时还专门看了路面,确实是冻住了很滑呀!
  于是再瞄见门口站着的阿姀,忽然明白是她寻了人将雪铲了。
  多事!真是多事!
  魏虢晖在心中滔滔不绝骂了好一阵,今天要是批不了经费,他可怎么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