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作者:仗剑至天涯      更新:2024-05-03 14:46      字数:1979
  关于天津撤卫设州事,及军机处明发的几道上谕,韩爌在沉下心来,细细想了想,发现天子所谋甚大。
  减轻国朝的财政负担。
  增强地方的主动性。
  加强地方的掌控力。
  增补国朝所征赋税。
  若是韩爌没有处在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不明白当前的国朝,所经历的处境,那他会像朝中的很多大臣一样,不断向天子呈递规谏奏疏。
  但随着他这个内阁首辅,所执掌的权柄增强不少,协助执政的范畴增大不少,压力随之就扑面而来。
  当大明的内阁首辅,难啊!
  只是难的又何止是内阁首辅呢?
  “这么说来……近几日所闹的动静,韩爌这个内阁首辅,一直都在主动做事了?”倚靠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听完韩赞周所禀明的事情,笑着说道。
  “是的皇爷。”
  韩赞周微微欠身道。
  “行,朕知道了。”
  崇祯皇帝向前探探身,拿起那份《天诛计划善后、轮调等诸事》案牍,轻呼道:“韩爌能体恤朕心,朕很欣慰,着尚膳监那边,去文华殿那边,给韩爌送些糕点。
  还有……把这份案牍,送到内书堂,叫朕选的那帮宦官,依着案牍上所写,完善体制,再送到御前来。”
  “喏!”
  这几日,崇祯皇帝就在忙一件事情,那便是周遇吉所领勇卫营,所挑执行天诛计划的群体,应怎样避免消息泄露,并如何安排那些将校和锐士等事宜。
  由这样一件事情,又延伸到涉及辽东、山陕等地,所需要调整和谋定的部署,以确保平叛这盘大棋,能牢牢掌握在手中。
  现在的内书堂,已然成为崇祯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内廷人才储备地,每一名内书堂宦官,都是崇祯皇帝精挑细选的。
  忠诚是首要。
  当大明的皇帝,身边没一帮忠诚的宦官,那才是最可笑的。
  “皇爷,好消息啊!”
  韩赞周前脚刚离开,后脚,王承恩就匆匆来到东暖阁,眉宇间是难掩的喜色。
  “王伴伴,什么事情,叫你这般高兴?”
  崇祯皇帝见状,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打趣道:“可是内厂那边,所筹建的诸厂,都建设好了?”
  “是远赴山西的讲武堂队伍,抵京了!”
  王承恩拱手作揖道:“为首的曹文诏,派人进宫复命,除押解回所抄银子外,还带回一众叛逆分子!”
  “此事是真的?”
  崇祯皇帝放下茶盏,看向王承恩说道:“那方正化所领的西厂,是否跟随讲武堂所部,一起归京了?”
  “是真的,皇爷。”
  王承恩忙道:“方太监所领西厂,想要回京……恐还需一些时日,据曹文诏派人所言,查抄的一应田产等事,至少需要一个月查验,所以……”
  “哈哈,好啊!朕的虎将,都回来了。”崇祯皇帝大笑道:“这次他们办差得当,朕必须要好好犒赏他们。
  王伴伴,你即刻领着内厂的人,将所押解的一应银子,悉数押运回内帑。
  至于赏赐,等朕见到曹文诏他们再说。
  对了。
  押解归京的八大贼罪囚,派人去锦衣卫,叫骆养性带队,悉数押进诏狱中去,朕有大用!
  等这些差事落实后,王伴伴领着曹文诏他们,即刻进宫见朕。
  所领归京的一应锐士,皆赏银五十两,从内廷挑选御酒等,犒赏他们。
  着办此事的人,不可懈怠朕的那些锐士!”
  “喏!”
  王承恩忙拱手道。
  崇祯皇帝说的很快,很杂,但王承恩都一一记在了心里,相应的差事,该怎么办,该叫谁去落实,王承恩都有了想法。
  服侍在天子身边,若是没有点应急的本事,那是得不到重用和赏识的。
  “曹文诏他们,回来的正是时候啊。”
  看着匆匆离去的王承恩,心情大好的崇祯皇帝,暗暗说道:“有了这笔银子,很多事情都能加快落实了。
  至于范永斗这帮叛贼,那也能拿来做做文章了。
  文官势力庞大,勋戚不作为,好啊,那朕就拿你们开开刀,还把事情办的漂亮,叫人找不到任何能泼脏水的机会!”
  第五十二章 你们是朕的肱股啊
  作为崇祯皇帝所器重的将校团,除去派往陕西治下的周遇吉、陈继盛等人,像曹文诏、左良玉、黄得功、孔有德这些人,那都是能力极强的虎将悍将。
  忠诚这种东西,是能通过精心做出的恩赏,包括一些行为表现,来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毕竟不是谁天生就是反贼。
  若非是被逼到绝境上,前面没有任何路可走,为何要背叛正朔的大明呢?
  “朕的虎将,都回来了?”
  当乾清门那边传报,以周遇吉为首的众将校,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的带领下,赶到乾清宫这边,崇祯皇帝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神情间流露出喜色,快步朝殿外走去。
  “沙沙……”
  在乾清宫这边,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以曹文诏为首的众将校,紧跟在王承恩的身后,快步朝着东暖阁方向走去。
  “哈哈,朕的虎将,都回来了!”
  崇祯皇帝的声音,叫曹文诏、左良玉这帮虎将悍将,心里一震,不少都看见天子,竟从东暖阁那边出来,在众多大汉将军的簇拥下,朝他们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