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3 14:50      字数:1973
  纪纲沉吟许久,看向把朱棣话当真而一动不动的庞瑛,恨铁不成钢的一脚踹了上去,“你他妈倒是赶紧给老子去点人啊,真不派人保护陛下么,活腻歪了?”
  朱棣要是死了,他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也别想活,而且会死得很难看。
  庞瑛后知后觉,立即要去点人。
  赛哈智拦住庞瑛,他接受到黄昏的眼神示意了,心领神会,轻声对纪纲道:“都指挥使,别动的好,陛下另有打算。”
  纪纲若有所思。
  许久,才叹了口气,“罢了,听天由命罢。”
  黄昏跟在朱棣身后,穿长街,过小巷,一路走向王功权贵云集的复成桥附近,来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宅院前。
  朱棣看了一眼黄昏,道:“少说。”
  黄昏点头。
  朱棣上前,对大宅院前的门子道:“禀报你家主人,有人拜访,本人姓朱。”
  古时对“姓”不避讳,避讳的是名字,比如如今民间,绝不允许用“元璋”、“允炆”、“棣”这些字眼,若是涉及,统统修改。
  而且明朝有点意思,因“朱”和“猪”同音,白手起家的太祖对此并不太在意,到朱厚照当家的时候,他的属相也是猪,民间百姓提杀猪吃肉的时候,厚照老弟便倍感不爽,觉得这样伤害了他纯真的心灵,于是下了一道圣旨,改猪为“豕”。
  是以民间姓朱的一大把。
  不过高门大户的门子,眼力见都非同小可,那门子一看朱棣这自带bum的气场,心中了然,来拜访主家的朱姓人,非富即贵。
  慌忙去禀报。
  按照朱棣的档次,整个大明朝疆域,乃至于整个世界,无论他去哪户人家,都应该走中门,但他没有等待那扇朱门打开,无视奴仆,推开小门直接入内。
  徐皇后拉着小宝庆跟上。
  黄昏最后,对一脸震惊欲言又止的奴仆摇头。
  黄昏去过景清府邸。
  富贵繁华。
  可眼前这个大宅院还是让他大开了一把眼界,这他妈才是豪宅啊,这才是有钱人该有的生活啊,这所宅院价值上亿。
  进门后是宽阔的落轿厅。
  古色古香。
  落轿厅后面则是一扇巨大照壁,三开呈扇形,雕刻着一副连绵的荷田画,又有精巧工匠在上面雕了一首词。
  竟是周敦颐的《爱莲说》。
  照壁前修了花草台,栽种着应季鲜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仅是这照壁,就能值一座小院子。
  朱棣站在照壁前,默默看着《爱莲说》,许久喟叹了一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词是好词,可惜了。
  人不是好人。
  黄昏暗暗腹诽,这座院子的主人——嗯,应该说半个主人,本就不是个好人。
  绕过照壁,眼前豁然开阔。
  极其宽大的前院。
  假山、水池、碧树、浅草、亭栈、廊桥……朱檐碧瓦富丽堂皇,若非亲眼所见,黄昏简直不敢相信,竟然有人的院子豪华若斯,这简直就是一座公园。
  看其造型,似乎是学的苏州园林风格。
  奢华至极。
  前院已经如此,那后院岂非更甚。
  果然……
  贫穷限制了黄某人的想象力啊。
  长廊上,一男一女匆匆而来,看见朱棣,纳头便拜,其中穿长裙的女子称呼要亲近一些,称呼皇兄,其丈夫称呼陛下。
  后面紧随而来的数个奴仆、丫鬟吓得大惊失色,慌忙跪下。
  谁会想到,天子就这么微服出游来公主府邸。
  朱棣看着两人,没有免礼。
  许久,才说道:“玉华,为兄还能称你为玉华吗?”
  朱玉华!
  跪在地上的是朱元璋十一女,朱棣的妹妹,春节之前刚被赐封的南康长公主朱玉华。
  南康长公主抬起头,一脸骇然,“皇兄为何如此说?”
  她知道出事了。
  可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得皇兄不高兴了。
  朱棣没有回答。
  看向驸马胡观,轻声道:“你父亲胡海,归太祖时仅为百户,从征大败元将贾鲁,克泗、滁等地而晋为万户,安庆之战,八战均大捷,率部入江州,随魏国公徐达攻克庐州,再随大军连克荆、澧、衡、潭等地……定国之后,封为东川候,子孙世袭,乃是何等的不世之英雄!”
  第100章 道高一尺
  胡观脸色唰的一下惨白。
  当天子对臣子说你祖上如何如何荣光的时候,并不是好事,大凡而言,接下来就会说你祖上这么荣耀,但你的所作所为却给祖上蒙羞,然后开始降罪。
  朱棣继续道:“你长兄胡斌,世袭龙虎卫指挥使,征战云南时为国捐躯,你二兄胡玉因蓝玉而坐罪,你本该同坐,然太祖念你父之功,非但没降罪于你,反将公主下嫁胡家,自此,你胡家便是皇亲国戚,纵有胡玉之黯,今后亦是我大明显贵,子孙福延——”
  胡观已是满头大汗。
  南康长公主也感觉到事情不对头了,几次欲言又止,不敢打断皇兄说话。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没有立即降下雷霆。
  对胡观道:“胡观,抬起头看看。”
  胡观只能抬头。
  朱棣指着身边的徐皇后,“妙心身为皇后,乃一国之母,这且不提,只论家事,她是你嫂子,不当尊敬有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