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更新:2024-05-03 14:50      字数:1931
  徐辉祖也在一旁强颜欢笑,“黄昏敢欺负你,就回来告诉大兄,就算喝醉了酒,打他十个黄昏也是绰绰有余。”
  徐妙锦微微对两人鞠躬,上轿。
  吴李氏高喊起轿。
  徐皇后也转身,对徐辉祖道:“你是骑马去吗?”
  女方家要送亲。
  今日送亲的主角是徐皇后,但徐辉祖作为大舅子,也得去男方家,温言道:“好。”
  徐皇后上了轿厅旁边的另外一定八抬大轿。
  徐辉祖则上马。
  有些诡异的是,马上挂了柄剑……哪怕是作为儒将,这个配置在妹妹的婚礼上,也有些不太妥当,倒也没人敢议论。
  徐辉祖以询问的眼光看向马前的许吟等人。
  许吟颔首,暗暗拍了拍腰间。
  佩剑了。
  于是出发。
  送亲队伍跟在迎亲队伍后面,徐辉祖骑马陪在徐皇后的轿子一侧,由人牵马而行,对帘子内的徐皇后道:“皇后,若有事发生,你就和三妹躲进婚房,我会保护你们。”
  徐皇后沉默了一阵,“唉,但愿没有罢。”
  她其实有些怨言。
  三妹的大好日子被夫君拿来做文章,黄昏也是一副配合的样子,她能满意?
  只不过这些家国大事,她又不能干涉。
  徐辉祖唯有苦笑。
  怎么可能没有事情发生,大家都已图穷匕见,只差最后一声撕破面皮的刀剑出鞘声了。
  第203章 望见京畿
  黄昏一直站在门外等着。
  心中惴惴。
  刚才没多久时间,北镇抚司的缇骑配合天子亲军的卫队,将朱棣送了过来,此刻朱棣就坐在他的书房里。
  叔父黄观已经避到另外一座院子里。
  待新娘过来,朱棣会出来观礼,然后在书房那边的贵宾席意思着吃下喜酒。
  远远听见乐班声音。
  于是暂时按捺下心中的焦虑,准备迎接老婆。
  大门前的街上,已有小厮摆上火盆和马鞍。
  又有小厮给黄昏送了把弓以及三支红箭,这弓不是军队制式的,而是婚礼专用——一般人可拉不开军队制式长弓。
  等下徐妙锦的花轿跨过火盆和马鞍后,黄昏要向轿门射三箭。
  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
  花轿出现在眼帘。
  翘首以盼的时日终于到来。
  待花轿跨过火盆、马鞍后,黄昏射了三箭。
  花轿在轿厅落轿。
  徐妙锦在绯春和吴李氏的牵引下下轿。
  送亲队伍中,徐皇后和徐辉祖等人也来到了轿厅。
  徐皇后笑看朱棣。
  朱棣微微颔首,目光落向徐辉祖。
  徐辉祖点头回应。
  朱棣笑了笑。
  一系列的民风民俗后,黄昏和徐妙锦来到中堂,此刻早已布置妥当,婚礼司仪高喊请高堂入座,于是徐皇后和黄观两人一左一右落座。
  开始拜堂。
  流程和古装电视剧里的差不多,黄昏成了个麻木的牵线木偶,按照司仪说的照做就行。
  不知为何,在他拜堂那段时间内,内心反而很是平静,就像是在随波逐流的进行一项仪式,只有在拜天地时有一阵幸福感。
  直到新娘被送入洞房后,黄昏才醒悟过来。
  我结婚了。
  大明王朝的黄昏结婚了。
  是的。
  从今以后我不再是单身一人,我也有家室要照顾了——这种感触极其复杂,千言万语难以形容一二。
  婚礼过后是吃喜酒。
  其他宾客都由吴溥去招待,黄昏在书房里陪朱棣,一旁作陪的还有徐皇后,徐辉祖,黄观,高贤宁,纪纲,郑和。
  恰好八人。
  其中徐辉祖和郑和腰间佩剑,纪纲腰配绣春刀。
  在书房外还守着数人。
  狗儿太监、许吟、钱沣等人,以及王顺等宦官高手,还有一位,如今官职比纪纲还高,但待遇确实差得有点远——锦衣卫都指挥使庄敬。
  今日之事后,大家都应该明白,锦衣卫还是纪纲的锦衣卫。
  朱棣示意大家不用拘束,随意吃喝。
  但众人哪敢真随意。
  只有黄观一个人,随意吃喝狂放不羁。
  要不是这是侄儿的婚礼,他都不愿意和朱棣坐一桌,此刻也不把朱棣当天子,该吃吃该喝喝,也绝不看朱棣一眼。
  朱棣心头颇为不爽,又不好发作。
  今日来参加婚宴的人很多,除去南镇抚司的人,应天府衙及京畿所辖县的班子,六部各监各寺的京中中低层官吏几乎来了小半——他们是当然不用害怕被杀的。
  无论今天是谁赢,换谁坐天子宝座,他们还是一朝之臣。
  王顺忽然推开门,走到朱棣身侧,轻声道:“陛下,监视宁国公主府邸那边的人传来消息,他们守了一夜,直到这边举行婚礼时,发现梅殷还是坐在书房里,宁国公主和下人也没去管他,于是壮起胆子去看了下,发现在书房里坐了一夜的是个假人。”
  朱棣点头,在意料之中,问道:“真的梅殷呢?”
  王顺摇头,“不知。”
  朱棣没有发怒,此事不怪王顺和他的麾下,梅殷若是连从城内脱身去往城外京营的能力都没有,那他凭什么掀起这场靖难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