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3 15:05      字数:1973
  “何必如此啊,两位都是国家西北之柱石,此时朝廷会有公论,两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许允和起了稀泥。
  杨峥不禁对此人再次刮目相看,这个时候开口,刚好避免了自己与陈泰的正面冲突。
  当然,很可能也是陈泰故意安排的。
  陈泰冷哼一声,却对杨峥没有办法。
  杨峥则松了一口气,有些事情还是说明白为妙,金城我吃定了!
  心中这么想,到了嘴边却颇为恭顺,“陈公坐镇凉州、西域,金城区区一隅之地,属下定会保其平安!”
  “都是大魏的土地,何分彼此?朝廷旨意下来,再论不迟。”许允再次帮腔道。
  陈泰看了一眼杨峥,淡淡道:“回营。”
  第二百五十章 请愿
  望着陈泰与甲士呼啦啦回去的背影,杨峥陷入沉思。
  感觉陈泰与许允似乎不是来兴师问罪,而是来提醒自己。
  当然,陈泰的意思是一切回到从前的势力范围,杨峥退回西平,金城回归凉州。
  不过破羌一战,凉州的平衡已经悄然打破。
  以前的势力范围自然无从谈起。
  “这就完了?”刘珩怯生生道。
  “当然没完。”
  回到营中,杨峥提醒张特不可放松警惕,便带着五百亲兵一天一夜赶回榆中。
  杜预忙的脚不沾地,不过里里外外也被收拾妥当。
  奴隶军分批遣还各大屯田。
  榆中城百姓待在城中,没有受到任何威胁。
  “金城郡虽然在手,但还是要向朝廷上书。”杨峥对杜预道。
  杜预深以为然,“这些天公务繁忙,险些忘了此事。”
  手上的文吏太少,有干才之人更少。
  青营的孩子补充进来,还是杯水车薪。
  摊子大了,到处都缺人。
  杨峥寻思着眼前忙完之后,搭建一个合理的政务体系,所有事压在一两个人身上,本身就是个巨大漏洞。
  杜预三两下就写好一篇表文。
  杨峥看了看,有些不咸不淡,缺少点气势。
  只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没有切中要害。
  杨峥是此战的最大苦主,倘若破羌之战败了,下场可想而知。
  “改为弹劾!邓艾无辜攻打西平,致使西平金城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数十万百姓罹难,城池为废墟,尸骨露于野,艾之罪罄竹难书,西平金城百姓万民泣血,恳请朝廷夷邓艾三族,以平民愤!”杨峥越说越来劲。
  “是否太过了……”杜预张大了嘴,整个陇右都没有百万百姓……
  两人相识,不由大笑起来。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
  司马懿夷不夷邓艾三族是他的事,但杨峥和西平的愤怒要反应上去。
  越是愤怒,就越是能体现杨峥对大魏的忠心耿耿。
  所以朝廷应该给杨峥一个解释。
  为了增加弹劾的可信度,杨峥真的弄了一份万民书。
  让奴隶们的脏手沾了羊血,拍在缣帛上。
  只有奴隶还不行,杨峥还找了几个金城大户人家联名上书。
  能在民风剽悍的西北成为大户人家,当然是聪明人,起初一个个都不愿意掺和进这滩浑水,不过在刘珩带兵亲切友好的登门拜访之后,这些大户迅速改变了主意,一份义愤填膺的请愿书很快就送到杨峥案牍前。
  可惜金城没有大士族豪强,不然更有说服力。
  杨峥忽然就想到了张斅。
  张恭、张就父子二人在凉州德高望重,名震一时,这两位的偌大名声自然也落到张斅身上。
  杨峥召来张斅,一听是请愿夷雍凉刺史的三族,当场就吓的腿软。
  邓艾与司马家的关系,雍凉人尽皆知。
  张斅这份请愿书上去,张家可就彻底与杨峥绑在一起了。
  “你张家受我大魏厚恩,当此之时,岂能首鼠两端置身事外?莫非大魏不姓曹、姓司马不成?”杨峥拍了拍他的肩膀。
  张斅几次腿软差点跪在地上,一脸哭腔道:“杨将军,你这是把张家架在火上烤啊。”
  杨峥哈哈大笑,“放心吧,我杨峥定保你张家无忧。”
  张斅眼角余光瞥了瞥杨峥,始终不下笔。
  杨峥淡淡道:“莫非张先生信不过我杨某?”
  笑容却是在一分一毫淡去。
  西平和金城,恐怕没几个人能在杨峥面前镇定自若。
  “不敢、不敢……”张斅任命一般落笔。
  杨峥本想让鲁芝也来一封。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毕竟是长辈,没必要参与进来。
  所有上表和请愿书弄好之后,杨峥派出轻骑快马加鞭,送往洛阳。
  每个州都在洛阳有邸馆,负责接收朝廷的邸馆或者命令,也可以向朝廷呈送奏表。
  半个月的快马加鞭,请愿书和弹劾奏表都出现在洛阳朝堂之上。
  破羌之战,早已传遍天下。
  洛阳也是沸沸扬扬,雍州刺史擅自攻打护羌校尉,此事在哪朝哪代都不是小事。
  而随着司马懿的病情加重,忠曹势力有抬起之势。
  杨峥的弹劾奏表与请愿书,恰如雪中送炭一样,来的正是时候。
  朝堂争论不休。
  这些奏表也很快送到司马师的案牍之上。
  司马师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青,再由青转白,忽而扔掉缣帛,朗声大笑起来,“好个杨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