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3 15:06      字数:1953
  宣发分田减赋令,护送汉夷百姓至朔方九原。
  不过,也因此而被挡在雁门郡。
  应该说,刘珩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甚至对并州的核心太原,形成强大的压力。
  只是这么一路烧杀掳掠,直接败坏了杨峥的名声。
  影响有些过于恶劣了。
  原本指望庞青能约束刘珩的杀性,没想到反而助纣为虐了。
  鲁芝静静的看着杨峥。
  杨峥只能硬着头皮递过战报。
  鲁芝看完之后,也如杨峥的脸色一样古怪起来,片刻之后,幽幽一叹,“此人虽然嗜杀成性,但也正因为此,能给洛阳偌大的压力,只是自此以后,并州百姓恐怕怨恨将军矣,落口实于司马氏。”
  以前是杨峥骑在司马家的头顶上骂。
  以后,司马昭肯定会在此事上大做文章。
  “那么侄儿令其回军?”
  鲁芝目光一闪,“其势已成,岂能立止?不若引众猛攻雁门,直插太原!”
  这年头,书生也不是善茬,更不会迂腐……
  第四百一十九章 猖獗
  寿春城下,魏军营寨连绵数十里。
  对峙一直持续着,魏军没急着进攻,淮南军也没急着破敌。
  着急的是东吴大将军孙綝,在驱走政敌镇军将军孙壹后,与虎威将军丁奉、将领黎斐领甲兵五万进抵镬里。
  朱异、陆抗领两万余夏口残军汇合。
  吴军士气大振。
  孙綝令朱异为前部督,与丁奉再领生力军五万驰援寿春。
  战报一封封的递进司马昭的中军大帐。
  但司马昭对眼前局势却显的并不关心,战报堆在案几上,一封都没有看,而是盯着地图上太原的方向。
  几天前邓艾兵败,陇右沦陷的消息就已经让他寝食难安。
  昨日,又传来雁门郡遭袭的消息,更让他心神不宁。
  太原乃中原之肩膀,太原失守,则幽、冀、河东、乃至洛阳京畿都会受到威胁。
  这是明面上的军事威胁,政治上,杨峥高举清君侧的大旗,对司马昭的打击更为巨大。
  “杨儿猖獗如斯!”这是司马昭今日以来第三次说出同样的话。
  “太原乃国家重镇,不可失陷敌手,请令一大将举重兵守之!”贾充建议道。
  这是常规的解决办法。
  并州传来的战报,西贼裹挟鲜卑、匈奴诸部,长驱而下,血流遍地,人头滚滚,各地惧怕屠城,只得开城投降。
  司马昭颇为犹豫,若领重兵防守雁门、太原,则围攻淮南之势大减。
  眼下吴国举重兵而来,吴国大将朱异、丁奉、陆抗、全怿、全端、唐咨等全部上阵,还有叛将文钦父子,吴军士气复振,孙綝对淮南势在必得。
  思索一阵后,司马昭目光转向钟会。
  钟会永远一副云淡风轻模样,“大将军集二十六万大军于此,吴人卷土重来,此时驰援并州,则淮南今后不复国家所有,中原有腹心之刺。”
  对比太原,淮南仍然重要的多。
  淮北是当年邓艾打造的屯田防御体系。
  越过淮北,则全部是中原膏腴之地。
  反观并州,雁门之后有太原,太原之后有河东。
  五千骑兵想突破重重关隘重镇,无疑是痴人说梦。
  司马昭颔首道:“集二十六众,此战若不能克淮南,吾亦将失威信于天下!”
  贾充出身并州士族,并州有难,他自然最为关心,“但若是太原沦陷,得不偿失。”
  “太原丢不了。”钟会抿了口茶,清了清嗓子,“西贼看似势大,实则并未伤我分毫,云中郡为鲜卑人侵占,定襄郡、新兴郡当年是安置匈奴五部之地,杨峥要杀,尽管杀就是,与南匈奴五部结下血仇,将来可借他们之力,反攻河西。”
  贾充道:“将来是将来,眼下是眼下,西贼大举攻打雁门,为之奈何?”
  “太原不是有王氏与郭氏在嘛?公闾为何替他们如此着急啊?而且贼众只为掳掠而来,雁门他们拿不下,太原也拿不下。”钟会笑盈盈道。
  贾充一怔,这话背后的意思有些让人不寒而栗了。
  太原王氏、郭氏与司马家并不完全一条心。
  钟会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可以借西贼之手,消耗王氏与郭氏。
  不仅是王氏与郭氏,南匈奴五部也会受到重创。
  这太符合颍川士族与司马家的利益了。
  司马昭反应过来,微笑道:“士季果然是士季!”
  钟会笑容收敛,眼中闪着寒光,异常严肃的对司马昭拱手道:“虽然并州暂时无忧,然吴人倾国而来,若能一举破之,擒杀朱异、丁奉、陆抗等重将,则东吴可灭!请大将军再发大兵,举倾国之众剿灭诸葛诞与孙綝!”
  帐中忽然变得极为安静。
  这是以寿春为饵,引诱吴人北上。
  此策不是第一次使用。
  去年对付杨峥,钟会进献相同的计策,欲以长安引诱杨峥东出,于长安城下决一胜负。
  只不过杨峥并没有上当,还被杜预吃掉了两万河北义从。
  这条计策对杨峥没用,对吴国却是量身定做。
  长安对目前的杨峥而言可有可无。
  然而寿春对东吴而言,势在必得,至少不能让诸葛诞轻易覆灭。
  攻敌所必救,守其所必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