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2024-05-03 15:09      字数:1932
  不然也不会生擒孙皓。
  从这些年用人的水平来看,司马炎深得司马昭的真传。
  如中原倾国而来,推到长安城下,耗上一两年,胜负难料……
  即便司马炎最终退走,关中肯定也打残了。
  这几年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说句难听的,三个晋军换一个秦军,杨峥都玩不起。
  人家人多……
  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大门控制在敌人手中。
  “元凯可有御敌之策?”杨峥对杜预无比钦佩,说实话,这几年随着国力增长,自己也有些膨胀了。
  幸亏国中还有清醒之人。
  也幸亏杨峥提前把杜预调了回来。
  杜预道:“既知必战,不如先动,打乱司马炎部署,可令马隆率牧骑全线进攻河北,陛下集重兵猛攻河东!河东若下,则潼关威胁尽去,臣愿领一军出上庸,佯攻宛许,若能取之,则长驱直入,若不能,则转道,直扑弘农,与陛下会兵河东,取中原之形胜!”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
  现在的关中不是当年。
  以前磨的是司马家,现在磨的则是自己了。
  均田制调集蜀中百多万的人口,若是被司马炎捅进来……后果不堪设想。
  杨峥看了一眼卫瓘、令狐盛、庞青,三人眼中都是敬佩之色。
  卫瓘长于阴谋,对兵略有所见解,但跟杜预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令狐盛、庞青则差的更远。
  “我军之优势便在于骑兵,有进攻和奔袭之利,岂能固守关中?”杜预继续分析道。
  一直沉默的鲁芝幽幽道:“不过这些年唐彬在河东加固工事,兴建营垒,处处是坚城,河东难以攻破,且背后有上党刘弘、弘农王濬支撑,一旦进攻不利,只恐士气折损。”
  若是野战,杨峥自然不惧,但若是攻城战则另当别论了。
  秦军的优势在骑兵,但晋军也有步军优势。
  防守城池尤为犀利。
  “属在下直言,河东即便是铜墙铁壁,也必须打,盖因其乃洛阳之屏障,中原之门户,大秦能否问鼎中原,将由此地而决之!”杜预掷地有声。
  杨峥回想起历史上的玉璧之战。
  就是爆发在河东。
  也是东西魏的国运之战。
  高欢十五万大军,却被韦孝宽五千人挡下……
  此战之后,东魏也就每况愈下了,而西魏蒸蒸日上,国力日趋强劲。
  “不错,河东乃大秦国运所在,不可不战!”杨峥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以后的大战基本就是硬碰硬了。
  拿下河东,并州就与关中连为一体,中原就在大秦的砧板上。
  牵涉到国运,就不是多少损失的事了。
  “诸位可还有异议?”杨峥问道。
  众人拱手,“臣等附议!”
  “大善!”杨峥笑道。
  虽然秦国内部也有纷争,但总体上,还是能一致对外。
  谁出错谁受罚。
  周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祁王杨宏服用五石散,直接被杨峥禁足府中,若不是鲁芝求请,祁王的爵位也保不住。
  谁在背后掣肘,扯后腿,就要考虑考虑代价。
  此外,东出也是秦国上下一致的利益诉求。
  无论是士族豪强,还是羌胡鲜卑,抑或平民百姓,进攻中原都有利可图。
  花花世界,谁不想去发一笔横财?
  自古光脚的都不怕穿鞋的。
  水往低处流,人往有钱的地方打……
  越穷就越有动力!
  而扩张从秦国建国起就刻在骨子里。
  秦国的战略也就这么被定了下来,长安立即忙碌起来。
  大军集结,物资集中。
  就在一切井然有序的时候,关中却忽然发生了一场叛乱!
  第七百一十八章 举荐
  从司马炎决定对关中用兵起,洛阳其实就处于戒严状态。
  来往的人全都仔细盘查,一旦发现身份可疑,或者是从西边来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关进大牢再说。
  城内也到处缉拿说书人和秦国商贾。
  很多无辜之人受到了牵连。
  但司马炎觉得再正常不过,不理会司马攸的进言,继续加强对洛阳的戒严。
  司马家蓄养的死士尽出,将洛阳里里外外翻了一遍。
  秦国的情报网遭受重创。
  不过,晋国的情报网却在继续暗中运作。
  一道道情报从秘密渠道送到司马炎君臣面前。
  “如此说来,秦贼要先下手为强了?”贾充看完所有情报之后,眯着三角眼道。
  “秦贼有骑兵之利,自然会以攻为守!”河间王司马颙道。
  司马炎为了巩固帝位,不仅大封司马家诸王,还委以重任。
  司马伷、司马干、司马伦、司马肜不堪重用,司马炎就把目光转向宗族。
  司马孚的孙子司马颙也被重用。
  司马颙少年时名声便被吹了起来,轻钱财厚待贤士,司马炎赞其为藩王的表率,封为河间王,侍中,待在身边,参与军机决策。
  在他想法中,司马家子孙众多,总有一两个可用之才吧?
  “那么秦军会攻打何处?”司马炎眉头皱起,心中多有些对秦军的恐惧,毕竟杨峥这么多年的战绩在哪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