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林初玖      更新:2024-05-07 15:30      字数:5598
  彭建敏点点头,沉思着。如果这鞋印真是嫌疑人所留,再结合卖菜大姐所说,嫌疑人很可能从单元楼正门进入抛尸后由二层窗户一跃而下从楼后逃离。可他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带着疑问,彭建敏决定先对内层的浴池、小商品市场工作人员进行走访,但遗憾的是众人均表示没看到最近有可疑人员出没。
  转眼到了傍晚,就在五人一筹莫展之际,于十八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人。这是个穿一身粗布衣,有些瘦弱的白发老头。
  “听说你们这遇到了脚印的难题,我紧赶着从绿丛市给你们请来了位救星。”于十八说,“这位是大名鼎鼎的码踪神探马得草老爷子。”
  “我算什么神探,不过是一介羊倌罢了。”马得草说着腰间掏出烟袋,吧嗒吧嗒抽了起来。
  “我之前都是听说这码踪大神,没想到第一次见。”郑建辉拉着陈奇小声激动道。
  “是啊,我听说这马老爷子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只要让他看一眼足迹,性别、身高、体重、甚至疾病和习惯都能知道。可神了。”陈奇的语气中也满是敬佩。
  彭建敏带着马得草来到了单元楼后,马得草只寥寥看了几眼那模糊不清的鞋印,就笃定道:“是胶鞋的鞋印,应该才买不久。”
  说罢,马得草蹲下身开始观察细节,韩正刚递来卷尺他也不用,只是伸出手指测量着鞋印的大小长宽。很快,马得草得出了结论:鞋印的主人身高一米八出头,二十五六岁,是从两层楼高的地方跳下来的。
  “那您能看出,他接下来往哪走了吗?”彭建敏不禁追问道。
  “我老羊倌不敢保证,试试吧。”马得草说完随手捡起旁边的一根树枝,开始了接下来的圈踪。
  所谓圈踪,就是从底踪,也就是一开始的鞋印出发,一点点地圈出此人的前进轨迹。可拐过单元楼就是繁杂的小商品市场,鞋印杂乱无章,这真的能找到属于嫌疑人的足迹吗?
  第108章 尸块再现
  马得草微微躬身,借着手电筒的光就在地上一个圈一个圈画了起来,那些旁人看来模糊的印子到了他眼里就变成了一串清清楚楚的鞋印。
  只见马得草并没有走小商品市场那一侧的大路,而是向着相反方向去,那里是一片杂草丛,马得草扒开半人高的枯草,赫然可见一条羊肠小道。小道很窄,将将够两个人擦肩而过,郑建辉后撤了些,在马得草斜后方给他举着手电。
  眼看马得草边走边又画了三四个圈,郑建辉不禁疑惑道:“老爷子,您这圈里根本没有鞋印啊。”
  “圈里虽然没有鞋印,但是你看这翻白的石头,明显是他跑走的时候留下的。”马得草指着圈内的一小块石头说道。只见石头朝上的那面沾着湿润的泥土,朝下的一面却较为光滑。
  “那既没有鞋印也没有石头子的圈呢?”陈奇也忍不住问道。
  马得草停下脚,说:“我画的圈,都是应该有鞋印的地方。画十个看不见的鞋印,就能找到看得见的第十一个了。”
  众人亦步亦趋地跟着马得草,很快便走出了这片回字楼群,而足迹,竟朝着一公里外的小村延伸过去。
  将走到村口的时候,马得草停下了,他扔掉手里的树枝,说:“就是村子里的人了。现在天太晚不好找,明天一早再来吧。”
  第二天清早,一行人来到了小村子的村委会。彭建敏按照马得草说的,在村委会前的场院里撒上薄薄的一层土,用广播召集村里所有成年男人前来村委会集合。见人聚集得差不多了,马得草搬了把椅子坐到旁边,边抽着烟袋边看着男人们五人一组从土上走过。
  每组走完,如果马得草没说话,陈奇和黎勇就拿着扫把将土扫平,盖住上一组人的鞋印后再让下一组走。很快,只剩下八九个人没走过了。
  此时彭建敏不禁有点着急,他凑近马得草的耳边,问:“老爷子,还没发现他吗?”
  “别着急,这种人心里有鬼,不敢先走。”马得草说。
  就在最后四个人走过土层时,马得草突然起身,指着其中一个白净的小伙子,大吼:“就是他!”
  小伙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郑建辉眼疾手快按在了地上。随后在村委会内,彭建敏对其进行了突击审讯,最后小伙子交代自己受人所托将皮箱内的东西放进冰箱,事成后将有三百块钱的报酬。
  “你是怎么进去的?”彭建敏问。
  “就是皮箱里除了黑色袋子和装钱的信封,还有一把钥匙。”小伙子如实说,“我把袋子放进冰箱,拿走了钱。剩下的皮箱和钥匙原封不动送回去了。”
  “还得问一句答一句?自己说放哪了。”黎勇急道,“还有他怎么找的你?”
  “就是拿箱子的地方,连海街靠水厂的那间小平房。”小伙子胆怯地看了一眼黎勇,说,“五天前吧,我正在天桥上蹲瓦工活,就过来一个男人,戴着帽子围脖,说我帮他个忙就给我三百。我这不就接了.......”
  见小伙子又不说话了,彭建敏便问:“记得他长什么样吗?”
  “我就看见他眼睛。其他都遮住了。”小伙子低着头,支吾道。
  “带他回局里,让林隽哥画个像。虽然就一双眼睛,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彭建敏悄声和陈奇说道。
  “最后我还有一个事情想知道。”郑建辉好奇道,“你为什么去的时候走大门,离开的时候跳窗?”
  “我想着,从楼后面走离村里近一点,不然还要绕远。”小伙子说道。
  回到局里之后,彭建敏马上联系了连海街派出所。连海街派出所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出警员前往平房调查,平房里住着个收废品的大爷,大爷耳背,两个小警察嗓子都喊冒烟了才从大爷的只言片语中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五天前的晚上,一个穿着朴素,骑三轮车的男子前来将三个皮箱交给了大爷,称在此处暂存,会陆续有人来取走再还回。男子拜托大爷看管好皮箱,并给了五十元报酬。随后两天内,共有三个人前来拿取和归还皮箱。昨天一早,男子再次骑三轮车前来,将三个皮箱带走,同时又给了大爷五十元。
  “那大爷说没说拿走皮箱的三个人有什么体貌特征?”彭建敏说着将听筒夹在肩膀和耳朵中间,手上不停地做着记录。
  “大爷岁数大了,啥都记不住啊。”对面人无奈地说。
  彭建敏这边刚挂断电话,陈奇就推门而入,他将一张画像递给彭建敏,说:“这是林隽哥画出来的。就两只眼睛咱上哪找啊,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大海捞针也得捞啊。”彭建敏捏着纸张,上下打量过后,说,“把这个多印几份发到各分局,叫他们再往下面的派出所发,给我贴到大街小巷,不信找不着。”
  傍晚,经过各派出所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平城区某招待所和某建筑工地蓄水池内又找到了两包尸块。事不宜迟,侦查一组立即驱车前往平城区调查。
  “你一天吃这么多鸡蛋不怕胆固醇高啊。”郑建辉见黎勇怀里一兜子煮鸡蛋,不禁吐槽道。
  “你懂个屁。”黎勇说完又剥了一个塞进嘴。
  一旁的陈奇看黎勇吃得那么香,馋虫也被勾出来了,他伸手想拿一个鸡蛋,却被黎勇迅速躲开了。陈奇气道:“嘿你小子!平时抽我那么多烟,我吃你个鸡蛋怎么了!”
  “那可不是普通的鸡蛋。”副驾驶正闭目养神的韩正刚开口道,“那可是小李裁缝亲手煮完送到局里的,比金子都宝贝。”
  “怪不得呢,他走哪都抱着这塑料袋。”郑建辉恍然大悟道。
  “这么说来你俩是成了?”陈奇眯起眼睛,八卦道,“这袋子鸡蛋就是定情信物吧。”
  黎勇被兄弟左一句右一句的调侃弄得满脸通红,他好不容易把嘴里的鸡蛋咽下去,用水顺了顺,说:“等你们两个搞对象,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第109章 近在咫尺
  很快,五人到达了招待所,通过勘察,初步确认招待所发现的尸块为死者的两条腿和背部肌肉,重量约为十五千克。韩正刚通过腿骨长度还原出死者为身高165左右的年轻女性。
  “把你们的登记表给我看看。这个房间是谁开的?”郑建辉倚靠在吧台边,问。
  “警察同志,您先歇会,我这就给您找。”招待所老板说完便赔笑着给郑建辉点上根烟,随后低头翻看起登记本。
  眼看老板找了半天还没结果,郑建辉有些不耐烦了,他咬着烟蒂,说:“找没找出来?诓我呢?”
  “警察同???志,这个,情况是这样的。”老板擦了擦额角的汗,急忙辩驳道,“我们这个201房间一周前就是没有人入住的啊。”
  “没人入住那里面的尸块就是你扔的了?”郑建辉眼睛一斜,冷哼道。
  “看您说的,我哪有那么大的胆子啊。这样,我把看前台的小王给您找来,这小子肯定知道什么!”老板话音未落,就见陈奇揪着一个男人从门外走进来,男人身上的衣服被扯得皱巴巴的,裤腿上沾着泥,连鞋都少了一只,很是狼狈。
  “不用找了,人在这。”陈奇把男人往老板面前一丢,说,“追了我二里地总算逮到了。”
  侦查一组刚刚到达招待所的时候,陈奇便注意到了这个躲在门口大树后面,鬼鬼祟祟的男人。本来陈奇也没怀疑什么,只想着上前提醒男人这里在办案,叫他不要围观,可谁想到陈奇刚靠近,男人撒腿就跑。
  这下陈奇断定男人有问题,穷追不舍终于将其带了回来。后经询问,男人承认201房间内的尸块为自己所藏,至于尸块来源,男人的说辞和之前小伙子所说一致,同样是受神秘男子所托,在连海街得到皮箱,抛弃尸块后拿走报酬再将皮箱还回。
  结束了招待所的勘察后,五人马不停蹄赶往建筑工地,在蓄水池内打捞上来的是死者的内脏和臀部,截至目前为止,还有死者的头颅和上半身的骨骼没有找到。
  “连海街一共三个皮箱,正好对应三个抛尸的垃圾袋。”彭建敏说,“剩下的尸块可能是嫌疑人自己处理了。”
  “这世界上还真有这么变态的人。”郑建辉强忍着不适,抱怨道,“看了这袋子东西之后,我这辈子都不想吃卤煮了。”
  “对了,还有件事忘了说。”韩正刚忽然想起了什么,说,“分尸的工具已经确定了,就是一般的家用菜刀。”
  正在五人讨论下一步应该怎样推进工作时,忽然听得不远处的人群中一阵骚动。只见几个工友压着一个小年轻走了过来。刚到彭建敏面前,小年轻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哭着说尸块是自己抛弃的,但自己也只是拿钱办事,并没有杀人。
  黎勇将小年轻拉起来,叹气道:“长个教训吧,不是什么钱都能赚的。跟我们回局里做个笔录。”
  翌日清晨,彭建敏被裤兜里嗡嗡作响的传呼机吵醒,他揉着头发从简易的地铺上爬起,掏出传呼机一看,来信人是白芷区分局局长,叫彭建敏立刻回电,有关键线索。
  彭建敏抄起办公桌上的座机便拨通了电话,电话嘟嘟响了两声就被接起,对面人带着惊喜的语气说:“我们这有个人看了你们发下来的画像,说认识一个人和他很像!”
  “就一双眼睛,能确定吗?”彭建敏有些怀疑。
  “八九不离十。你们先过来再说吧!”对面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彭建敏遂踢醒了地上呼呼大睡的其他人,简单洗脸刷牙之后就准备前往白芷区。车子刚驶出公安局大院,就见路旁有人冲这边挥手,韩正刚远看觉得那人熟悉,就叫彭建敏放慢了车速。等车子靠近,韩正刚才认出原来是小李裁缝。
  “小李裁缝,大早上的有什么事吗?”韩正刚摇下车窗,笑着问。
  “你们还没吃早饭吧,我做了包子和茶叶蛋,你们吃点吧。”小李裁缝说着将手里的布袋子递给韩正刚,眼神却不住向后座瞟。
  见状,韩正刚伸手按响了车喇叭。方才还在后座毫无形象打呼噜的三人被瞬间惊醒,黎勇一句脏话刚要说出口,就看见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在窗外,他赶忙抓了抓凌乱的头发,想开门下车和小李裁缝说两句话,可发现车门被彭建敏锁死怎么也拉不动。
  “长话短说。”彭建敏从后视镜看了眼黎勇,说。
  “你们要工作就快走吧。”小李裁缝红着脸,细声细语地嘱咐道,“注意安全。”
  “好好好,那个......等我回来,咱俩看电影去吧。”黎勇趴在窗边,依依不舍道,“你自己回去也小心一点,有什么事呼我。”
  小李裁缝点点头,跟黎勇挥手告别。就在彭建敏发动车子要走时,陈奇突然探出头,大咧咧地冲小李裁缝挥动手臂,喊道:“嫂子再见!”
  白芷区分局门口,局长已等候多时,简单寒暄过后,局长招手叫来一个六十多岁的奶奶,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区下辖芙蓉街道居民委的葛奶奶。葛奶奶,您把早上跟我说的和他们再说一遍吧。”
  “行,那我就说了。”葛奶奶的左胳膊上戴着红袖箍,整个人收拾得十分立整,声音也中气十足。
  据葛奶奶说,她今早出门的时候偶然看到了贴在居民委门口的协查通报,画像中的人虽然只有一双眼睛,但却总让她觉得异常熟悉。
  一番仔细回忆之后,葛奶奶终于记起,这个人就是住在芙蓉街道南侧小洋楼里的男人。男人家中养了两条大狗,晚上总是嗷嗷叫唤,被周围居民投诉不少次,每次总是葛奶奶前去调解,因此对男人的印象格外深刻。
  “就在前面,快到了。”葛奶奶边给众人带路边介绍道,“他叫熊兰州,三十出点头,自己做小买卖。现在应该不在家。”
  “现在做小买卖的都住得起这么高档的房子啊。”陈奇打量着面前这幢精致的苏联小洋房,不禁感叹道。
  这时,隔壁院子里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随口搭话道:“什么小买卖啊,人家是正经搞贸易的,倒腾茶叶的,一年到头几十万都有了。”
  “爷爷,您是一直住在这吗?”黎勇上前问道。
  “那可不,这是我老爸留给我的房产。”老爷爷背着手说道,“你们这几个小伙子看着面生,是干什么的?”
  “老胡,人家是警察同志,你好好配合。”葛奶奶上前道。
  闻之,老爷爷眼中透着怀疑,警惕地问:“一个个白白净净的,能是警察?枪掏出来我看看。”
  “老人家,枪可不能随便拿出来,这是我们的证件,您看看。”彭建敏掏出警官证递过去,就势问道,“能问您点关于隔壁这家的事吗?”
  “问吧问吧。”老爷爷说道。
  “您这一周有没有听见隔壁有什么动静?”郑建辉迫不及待地问道。
  老爷爷仔细想了一会,回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除了那两条狗乱叫之外,之前傍晚老能听见他在家剁东西,我还想这小子生活是真不错,天天吃排骨。”
  “他剁的可能不是排骨......”陈奇凑到黎勇耳边,轻声说,“八成是人骨。”